视知觉与印章的形式感
发布: 2009-11-05 18:03 | 作者: 林泉高致 | 来源: 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 查看: 441次
视知觉与印章的形式感
视知觉是美国格式塔派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的一个专业术语。他认为,视觉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正如我们看风景时,只有被看作是一种由清晰的方向,一定的大小及各种几何形状和色彩等要素组成的结构图式时,它才是真正被知觉到了。
知性是介于感性与理性之间的一种认识形式,既保留了感性材料的丰富性,个性化和生动性的特征,又有了认识主体的概括和选择,特别是具有了结构图式,使杂乱无章的感性材料呈现出统一完整的面貌。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鲁道夫。阿恩海姆的研究是以实验为依据的。无论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他们的认识和结论必须经得起实验的检验。缺乏实验支持的结论,均不予采信。
下面,我们依据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视知觉理论,分析印章形式感的一些心理及生理因素。当然,人的精神世界是个复杂的暗箱,远比心理学实验复杂微妙得多。这里只是一些最简单的分析探索。
一,平衡
印章形式感的第一要素是平衡。平衡是消除模糊性和不对称性的一种手段。
那么,人为什么需要和追求平衡呢?按快乐说对平衡的解释,是因为它能使人称心和愉快. 人的生命最突出的特征,是在劳动,运动,生产,创造,探索等活动中实现自己。在人类的生活中,一个不断地从事于追求和创造的人,总是要设法把构成他生命状态的那些相互冲突的力量组织起来,尽可能使它们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而不是如佛洛伊德“死亡本能”那样,去追求回归到无机状态的本能倾向。正如怀特“熵的原理”所说的,“在那些孤立的系统中,不对称逐渐减少”。
“物理平衡”与“心理平衡”。从物理学来说,如果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各种力达到了相互抵消,这个物体就是处于平衡状态了。但知觉平衡与物理平衡是有差别的。比如,那些章体大小与高度之比不协调的“筷子章”,虽然立在那里是平衡的,但我们看上去却缺乏稳定感,仿佛随时都会倒下来一样。纽头与章体的比例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的视觉效果。这就是视觉张力,从原本静止的平衡状态中感觉到某种潜在的运动趋势来。
http://bbs.cnssscp.com/viewthread.php?tid=29125&extra=page%3D1
详细内容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