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取巧
发布: 2009-11-28 09:08 | 作者: 林泉高致 | 来源: 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 查看: 1746次
巧,技也。——《说文》
利于人,谓之巧。——《墨子•贵义》
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庄子•天道》
而取巧在通常的意义上指用巧妙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躲避困难。
特别是在儒道哲学中,巧或取巧常与伪相近,而与真相对,含贬义。如“巧言令色”等。
中国的文字非常有趣,在做人方面“取巧”有投机之嫌,但在雕刻工艺中“取巧”却是一项顶顶重要的手段,符合“巧,技也”的本意。“取巧”的这种意义究竟最早在何时出现,已无稽可考。据说“取巧而为”这种表示透其所好,相机而为的“巧做”成为了今天取巧工艺的精神延伸,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出处。
应该说,“取巧而为”最早出现在传统玉雕工艺中,形成一套完备的工艺技法,然后推广到其它材料雕刻领域。
详见http://bbs.cnssscp.com/viewthread.php?tid=25566&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