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只是个人的一些体会,请大家一起探讨.:handshake 一石激起千层浪.非常感谢大家思维四射!灵光不断! 原帖由 奇景谈 于 2008-9-2 05:23 发表 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个人认为收藏与投资要分别对待,就拿石油与名贵宝石做个比较吧~!石油与宝石都是都是资源性东西,是不可再生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单从成分)石油的用途不管是军用或者民用都是必须品,也就是说是消耗品,想必没有人收藏吧~ ...
奇景兄的观点谈到了稀缺性问题.非常好!另起一帖谈论这个. 原帖由 风逍逍 于 2008-9-2 07:19 发表 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拿不可替代的资源性矿物和非生活必须的奢侈品做比较的话,可能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田版可能是想拿一种操作现象多比较吧?!
如果熟悉地质,和资源组成的朋友,可能会认为石油的价格还没到他应有的价 ...
逍逍兄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也是令人耳目一新.
不可替代的资源性矿物和非生活必须的奢侈品(包括一切产品)都遵循收益递减原理. 如果只要投资它们,收益就会递增的话,那投资者只须专心投资他们即可,投资----递增------再投资-------再递增------这个世界就会变得疯狂.幸而我们生活在收益递减的世界.
投资者担心越来越高的油价充满风险,因而价格不会一直上升.
替代不一定是完全替代. 有功能替代,相似性替代等.......
由于石油价格一直上升, 原来台湾禁止再上核能发电厂现在也已经开始考虑上核能发电了.
由于和田玉的资源紧缺,因此今年的奥运金镶玉用的是和和田玉相似的昆仑玉了.而昆仑玉也因此契机价格短短一年时间涨了两倍. 印石资源在近几年即便不减产,不枯竭,也是满足不了市场的,同样是稀缺的。
喜爱印石的朋友越来越多,比起俺初入道时,可是有几何级数的增加,表现在抢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市场有一个人关注和有一百个人关注所产生的任何效应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当然正面的和反面的效应也会同级别扩大;不可否认,在中国今天的社会里,很多人已经没有时间和耐心认认真真地坐下来埋头做学问,研究学术,社会是功利的,文化大多是快餐式的,很多玩石的朋友同样也是这样,真心的希望很多朋友能够静静得坐下来玩几年石头以后,再来看看所谓的石价,或许才会真的有沧海桑田之感。
或许有些跑题,请版主见谅!qq14 qq14
[ 本帖最后由 小石迷 于 2008-9-2 13:46 编辑 ] 原帖由 小石迷 于 2008-9-2 13:45 发表 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印石资源在近几年即便不减产,不枯竭,也是满足不了市场的,同样是稀缺的。
喜爱印石的朋友越来越多,比起俺初入道时,可是有几何级数的增加,表现在抢石头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市场有一个人关注和有一百个人关注所产 ...
小石迷兄说的对. 稀缺是对应市场需求的.
在民国时期,寿山印石产量不如现在,但由于需求的人少,不稀缺,很低的价钱就可以买到很好的印石.
现在,寿山印石产量远远大于那个时候,但由于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反而显得稀缺了. 原帖由 甜田 于 2008-9-2 22:09 发表 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小石迷兄说的对. 稀缺是对应市场需求的.
在民国时期,寿山印石产量不如现在,但由于需求的人少,不稀缺,很低的价钱就可以买到很好的印石.
现在,寿山印石产量远远大于那个时候,但由于需求量大于供应量,反而显得 ...
民国时由于开凿工艺,运输方式,推广媒介极少,和社会时代性生活质量等诸多方面原因,造成寿山石产量少,人们的需求量更少,姑且不论产量,单纯的拿现在的产量和需求量作和彼时作对比,可能现在的需求量会是民国时的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故而彼时价格自然就低。
另外,每一个矿早期的出石都要优于后出的石质,所以名国出的印石在质地上自然会更好一些,但是在如此之低的需求量和需求必须性上来说,价格自然要很低!
反之,以前所欠缺的所有条件,现在都提高了多少倍,而石头的价格是否也该按比例跟进呢?而这个倍数是多少呢?达到了吗?超过了吗?
可以算的出来,彼时什么开凿方式,现在什么工具?彼时什么交通,现在呢?彼时什么媒介,现时呢?彼时的社会安定和物质生活条件,现在呢?!
仔细思量,答案就有了!
[ 本帖最后由 风逍逍 于 2008-9-3 03:43 编辑 ]
石油与石头根本就是两码事
本质上来说,奇石收藏与投资没有关系。。。它跟日常消费就更没有关系了。近年来,寿山石价格的不断提高只能让爱好者们望而却步,并且最终遭受灾难的是这个石种本身。
太多的自然界美好事物一旦参合进资本的狂热,结果一般不太妙,相信到过和田玉产地的人都会感叹,那里的状况惨不忍睹。 我觉得寿山是不可替代的。昌化,巴林等等虽然神似,但石质还是不同,寿山的温润是唯一的。只有寿山的自然环境才会生出这样的石头。当然其他石头也有比寿山更有优势的地方,但寿山石的文化特征早已深入人心。其文化载体已超越石头的范畴。m1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