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4:52
坑头牛角,像一杯醇纯的咖啡。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4:56
坑头石常见,但纯黑的不多。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4:59
鱼鳞冻,其实和环冻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实心的而已,如果一片片紧密层叠排列像鱼鳞一样,就叫鱼鳞冻。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03
水洞高山 位于大洞高山的下方,由于矿洞有地下水浸入,所以名为“水洞”,水洞所出高山石,透明度强,并有细密萝卜丝纹,且红黄白黑等各色俱全,色泽鲜艳,是高山石中的上品。 此水洞小章朱砂明艳,质地硬结,有条状萝卜丝纹。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07
鲎箕石,鲎箕石产于寿山村高山大洞下方之芹石村。产地形似闽人厨具鲎箕(用海洋生物“鲎”的壳制成的舀水工具),故名。鲎箕在1987年大量挖掘前已有少量上市,旧时称为路下高山。鲎箕有红、黄、白等色,以白色最佳。鲎箕石质较松,脂润不足,凝灵欠佳,在绵密萝卜纹中间有条条透明体,肌理会呈现令人生厌之白渣,且常有黄棉纱地难以清除。 此方白鲎箕小章里的棉纱千丝万缕,可似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11
一方红鲎箕,这种鲎箕经常带有金沙。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15
这方鲎箕,可会让你有“石色可餐”之感?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20
金狮峰,在高山东北三公里处有金狮公山,金狮公山状似金狮,村民笃信“风水”,不敢在金狮头部开采。近年都在金狮尾部露天采掘块状的独石,性坚质粗,多砂丁。色多黄、红、灰及赭色相间。佳者似鹿目格,有黑皮黄心及黄皮黄心,易与田石鱼目混珠,应以为慎。 金狮峰石为了留石皮,一般都取随形章。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22
山仔濑,又名山井籁,产于连江黄石矿洞附近,因地名山仔濑而得名。山仔濑石多为藤黄或淡绿色,质地较细腻,但肌理常有细小裂纹,也有直条纹理与褐色筋格,多混同连江黄。石上歌 发表于 2008-9-19 15:25
连江黄,产于寿山东面日溪乡与连江县境接壤的山仔濑矿脉的金山顶山之东北坡,石色多为滕黄或土黄,所以名为“连江黄石”。连江黄质脆、微透明,石性较干燥,多细小裂纹,经油泡,色转暗赭,裂痕暂时消失。肌理隐现弯曲的条纹,层层叠叠,俗称“九重粿(福州的一种小吃)纹”,并常有褐黄色筋格纹。通灵有纹者,初视犹似田黄,故有“连江黄,假田黄”之说,但仔细观察不难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