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性碱性
<P><FONT face=Verdana>掘性碱性对初学(如我)者很难理解,哪位老师能就此问题开辟一课堂传授(图文对照最好)?</FONT></P><P>谢了先</P> 学习.听....... <P>俺先简单说说:掘性的就是非洞产的,从地表挖出的单体石头。由于直接接触土壤,石头表面被侵蚀后形成一层表皮,石质亦发生许多变化。田黄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一大类品种,辨别很复杂。</P>
<P>碱性,是福州方言。常用来形容人,说某人“很碱”,意为“不成熟”,“不老道”。形容石头引申为:新出的,石性不够老的,石质不稳定的,易变的。</P>
<P> </P>
<P> </P> 搬张椅子听课。 <P>乘教,谢千版!!!<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10.gif"><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10.gif"><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10.gif"></P>
<P>能用照片对比着讲吗?偶躺在床上听课。(舒服一些能坚持很长时间)</P> 原帖由 <EM>槛外畸人</EM> 于 2006-2-26 15:43:57 发表<BR>
<P>乘教,谢千版!!!<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10.gif"><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10.gif"><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10.gif"></P>
<P>能用照片对比着讲吗?偶躺在床上听课。(舒服一些能坚持很长时间)</P><FONT color=#dd22dd size=4>哈哈~<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26.gif"></FONT> 原帖由 <EM>槛外畸人</EM> 于 2006-2-26 15:43:57 发表<BR>
<P>偶躺在床上听课。(舒服一些能坚持很长时间)</P>高手!<IMG src="http://www.cnssscp.com/bbs/images/Emotions/62.gif"> 原帖由 <EM>槛外畸人</EM> 于 2006-2-26 15:43:57 发表<BR>
<P>乘教,谢千版!!!<IMG src="/bbs/UploadFile/2006227194856591.gif"><IMG src="/bbs/UploadFile/2006227194856591.gif"><IMG src="/bbs/UploadFile/2006227194856591.gif"></P>
<P>能用照片对比着讲吗?偶躺在床上听课。(舒服一些能坚持很长时间)</P>掘性的石头在“藏石春秋”中有好几颗,槛兄先看看。掘性的种类很多,偶想开个专帖,到时再仔细说。碱性芙蓉,俺现在手上还真没有,论坛上现在也暂时没见到,呵呵...等有了俺就传上来。 原帖由 <EM>千江月</EM> 于 2006-2-25 13:21:00 发表<BR>
<P>俺先简单说说:掘性的就是非洞产的,从地表挖出的单体石头。由于直接接触土壤,石头表面被侵蚀后形成一层表皮,石质亦发生许多变化。田黄就是其中的一种。这是一大类品种,辨别很复杂。</P>
<P>碱性,是福州方言。常用来形容人,说某人“很碱”,意为“不成熟”,“不老道”。形容石头引申为:新出的,石性不够老的,石质不稳定的,易变的。</P>
<P> </P>
<P> </P>
<P></P>
<P>学习</P> <P>福州人说jian的,吾以为作“简”解可能更好理解。我没有去过芙蓉的洞,但估计这种“简”性芙蓉应该是比较深藏的,平时与空气、水都隔绝,使得一些易被氧化的元素一直处在一种“简单”的状态中。出洞后由于光线、空气的影响,这些元素渐渐变色。我做过对比,同一批“简性”芙蓉,置于油中的,不太影响,在空气中的,一个多月就变得土黄色了。不过不能用发油,暗地很快。</P>
<P>不上照片了,上易趣或是淘宝看看青黄色的芙蓉,十之有九都是这一类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