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8-10-12 08:52
“说无生第五
谓正见狮子生时,但是金生,金外更无一物。狮子虽有生灭,金体本无增减,故曰无生。”
金狮子有生,但金狮子是由金体而生起的,金体以外并不存在包括金狮子在内的一切东西。金狮子有生灭,但金体是无增减的,是无生的。
法藏在“华严义海百门”中说:“达无生者,谓尘是心缘,心是尘因。因缘和合,幻相方生。由从缘生,必无自性。何以故?今尘不自缘,必待于心,心不自心,亦待于缘。由相待故,则无定属缘生。以无定属缘生,则名无生。”
又说:“尘是自心现。由自心现,即与自心为缘。由缘现前,心法方生。”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8-10-12 10:01
“尘”,指万物,佛教认为事物是染污真性的,故称“尘”。
总之,法藏在前五段集中论述了缘起说。它以金狮子作为比喻,说金体由工匠制作造出了金狮子,所以金狮子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金狮子既然是缘起,也就说明是“色空”,即物质现象是空的。那种把虚幻的金狮子执着为实有,是一种虚妄的分别。但是,这也不是凭空而来的妄执,而是由于依因缘而起,显现为“似有”。在这种“似有”的金狮子中,金作为狮子的本体是始终不变的,而金狮子是虚无的。
麓山石
发表于 2008-10-12 22:06
原帖由 林泉高致(桔子) 于 2008-10-11 21:44 发表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麓山石兄见笑了,那有此等清福。不过,向佛之心,在人,不在山,亦不在寺。
现在南岳高僧有许多忙于与达官贵人周旋,看相测运程,看风水断吉凶福祸,呵呵,也实现产业化了。
合该我等业报,生此末法时期,五浊恶世,破法之人,触目惊心。每思佛陀之眼泪,顿感一己之轻微。由是我思向佛之心,在人,亦在山,更在寺,当乎?
愿兄同证。
風逍逍
发表于 2008-10-12 22:33
m1 m1
風逍逍
发表于 2008-10-13 12:28
林泉兄继续!
冷飞雪
发表于 2008-10-13 18:50
原帖由 風逍逍 于 2008-10-13 12:28 发表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林泉兄继续!
qq22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8-10-13 20:28
“论五教第六
一,狮子虽是因缘之法,念念生灭,实无狮子相可得,名愚发声闻教。
二,即此缘生之法,各无自性,彻底唯空,名大乘始教。
三,虽复彻底唯空,不碍幻有宛然。缘生假有,二相双存,名名大乘终教。
四,即此二相,互夺两亡,情伪不存,俱无有力,空有双泯,名言路绝,棲心无寄,名名大乘顿教。
五,即此情尽体露之法,混成一块,繁兴大用,起必全真;万象纷然,参而不杂。一切即一,皆同无性;一即一切,因果历然。力用相收,卷舒自在,名一乘圆教。”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8-10-13 20:38
一,这是评论小乘佛教,虽然懂得金狮子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事物,处在念念生灭的过程中,没有实有的狮子相可以执着,但还不了解一切事物本身就是性空的道理,这叫做愚发声闻教。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8-10-13 20:56
二,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各各都没有自身质的规定性,万物是彻底的空,持有这种说法的,叫做大乘始教。
三,虽然主张彻底唯空,但又认为不妨碍幻有的存在。由缘起而生的现象是假有,而假有和真空并不矛盾,二者同时存在。持有这种讲空不废有的教义的,叫做大乘终教。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8-10-13 21:17
四,如果就狮子的幻有之为幻来说,是空“夺”有;如果就狮子的幻有之为有来说,是有“夺”空。这样“互夺两亡”,“空有双泯”,从而使人既不知有有,也不知有空。持此说法的,叫做大乘顿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