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艺术空间营造
近日因学习需要,发现通过中西绘画空间营造的对比,是理解中国的传统绘画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在我的理解中,中国传统绘画的简单脉络是:从自由表现到拘泥于物象或局部拘泥于物象。而西方绘画则是从高度写实、高度拘泥于物象到现代派绘画开始自由表现。两者在手法上各执一端,又相守相溶,分析其中异同,对于绘画的理解,大有益处。其中内容都是从浅处理,毕竟大量复杂理论,考究起来自己也吃力,而且也不是视觉欣赏者所需要承担的。限于学识,东拉西凑,才成此小文,发上平台,求教于众方家。qq17 好!期待龙版大作!qq17qq5 一、对空间的认识
哲学意义上的空间是物质的伸张性和广延性,空间就是表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的。在古希腊人心目中的空间实际上就是物体的位置、距离、范围和体积,属纯物理的空间间架。古希腊建筑和雕塑便是这种空间意识的体现,而且这种空间意识深深地影响了西方的古典绘画。中国人传统的空间意识却与其宇宙观念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宇中出入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春夏秋冬配合着东南西北。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的艺术境界。qq17 因此,不同的空间意识决定了中西绘画必然采取不同的空间营造方式。最根本的区别是透视方法的差异。如何将三维立体的现实世界看作平面形象以移上画面,西方人是采用镜子成像法。阿尔贝蒂认为:“如果不把绘画看作是捕捉原型的镜子,那么把它看作是什么呢?”安格尔认为:“酷似造化到逼真才算高度完美!”可绘画要达到镜子般的空间和写实效果,就一定要用到科学以建立真实的空间表现和人体写实,因此透视明暗的运用才是西方写实绘画的根本,追求的目标是“摹仿自然”与“和谐的形式”。而中国人呢?我们来看中国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的开创者之一王微的论述:“古人之作画也,非以案城域,辨方州,标镇阜,划浸流,本乎形者融,灵而变动者心也。灵无所见,故所托不动,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于是乎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绘画不是亦步亦趋的写实,是用心灵的眼睛在无穷的空间中游目周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王微《叙画》)而且,西画中透视的视点与视线都聚集于画面的正中,画面整齐,对称,均衡,和谐,但正面对立的眼光拉开了人与对象的距离,造成物我的分裂。“身所盘桓,目所绸缪”所显示的精神,是主体自己融入到艺术的空间中去,与对象世界冥合无间,浑化为一。他的视点是随着宇宙生命的节奏和韵律,随机流动,全然不必顾及物理时空的羁縻。qq17 综上所述,对于三维世界的绘画阐释,中西方有各自的见解和态度,那么在空间营造的方式上,也必然会有各自的特征与技巧,对它们的一些分析,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绘画。中国传统绘画大多是一种平面格局的二维层次空间,西方写实绘画则是利用透视纵深幻觉创造的三维空间,所以我们在下面的论述中,将分为平面空间营造和立体空间营造加以分析。qq17 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09-4-18 20:32 编辑
龙版集多年创作经验和覃研中西绘画理论的成果,开此强帖,对雕刻艺术的空间营造,是有借鉴意义的!因为,中国传统雕刻是秉承传统绘画的艺术精神的,特别是空间营造的理念是相通的。这从汉代石刻和敦煌雕塑可以看得很清楚:一方面着重于眸子的传神,另一方面则在衣褶的流动飘洒中,以各式线纹的刻法表现各种性格与生命姿态。因为中国雕刻以生动的造型把捉物象骨气,表达物的内部生命,则“立体体积”的深度之感也自然产生,正不必刻划雕琢,渲染凹凸,反失真态,流于板滞。
谢谢阿龙!qq5 期待龙版大作 期待龙版大作
空界 发表于 2009-4-18 19:57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兄关注!qq17 二、平面空间营造
二维空间造型就是平面造型,西方绘画里是指装饰的平面构成和现代派绘画的二维平面上分割和构成。而中国画的艺术构成则倾向于平面装饰性,它平面空间的拓展手段主要还是层次的变化,层次虽然有自由调度的自由,但还是一个平面的概念。因此,在中国画中,如何使物象即主次分明,又变化中有统一,统一中有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早在唐代,张彦远就提出:“至于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国传统绘画中,诗与绘画,书法与绘画,金石与绘画联系在一起形成形式美的整体。中国画的平面性特征由于书法、金石、绘画的融合得到独特表现,成为以绘画为主体的三结合艺术,这一平面化特征为世界所仅有。那么我们从这里就可以分析,虽然从现象上看中国与欧洲绘画都存在着平面化的形式感,但两者在本质上却有根本区别。其中的异同对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绘画,显得非常有意义! 龙版,“从自由表现到拘泥于物象或局部拘泥于物象”这一句不太明白,能详细解说一下吗?
因为,这我的理解中,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是唐人尚法,元人尚意,明清尚趣。也就是说,随着对物象把握能力的增强,主体自由抒发的空间越大,越来越摆脱了物象或写实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