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爱好者
发表于 2009-5-14 21:40
请教田版和各位网友:《寿山石赏识名贵石种-田黄石》(作者陈锡铭,余道伙,郑宗坦,王一帆)一书中说,田黄石主要是由坑头上的高山石演变而成的。而林文举在《石中之王田黄》一书中说到,福州老一辈寿山石艺人,常称一些田黄为杜陵性田,坑头性田,水晶性田,高山m15 性田等。到底田黄山那些石头演变而成的?请大家顶!!!
鸡血石爱好者
发表于 2009-5-14 21:41
请教田版和各位网友:《寿山石赏识名贵石种-田黄石》(作者陈锡铭,余道伙,郑宗坦,王一帆)一书中说,田黄石主要是由坑头上的高山石演变而成的。而林文举在《石中之王田黄》一书中说到,福州老一辈寿山石艺人,常称一些田黄为杜陵性田,坑头性田,水晶性田,高山 性田等。到底田黄由那些石头演变而成的?请大家顶!!!
甜田
发表于 2009-5-14 23:07
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只要看寿山石地形图就一目了然. 田黄石当然主要是由坑头上的高山石演变而成的.
由坑头石进化成的田黄数量非常少.这在以前有, 现已绝迹.老一辈艺人以前自然接触的多.
坑头石进化成的田黄与高山石进化成的田黄在纹理特征方面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坑头进化的质感特别坚实. 真正的行家说的都不是纹理, 在意的是质感. 杜陵性,坑头性,水晶性说的都是质感.
坑头石先天质感坚实,因此进化成田黄,就需要更漫长的时间. 只要它能进化成田黄,通常情况下都是田黄中的上品. 但现在已经见不到这类的田黄了.
出水芙蓉
发表于 2009-5-15 00:50
据俺了解田黄是坑头石和高山石脱离了母矿 滚落到坑头溪或两边的稻田经长年的溪水冲刷埋藏演变成的 是属于次生矿形 寿山石农一句经典的话可以说明田黄的出处;‘只有吃到坑头溪的水才有田黄’。
young
发表于 2009-5-15 13:24
er 田黄的分类比较混乱 书上写的也不再赘述 目前主流的是二次成矿的理论不过最近 几位搞寿山石理论研究的(具体哪些不便透露 不过LZ提到多次)很快会出版一本书 有一些新东西 包括对田黄的分类的新观点 以及对二次成矿理论的补充(三次成矿理论) 我看了部分书稿 还是有些新意的 有兴趣 可以看看 我想应该很快就可以发行了
young
发表于 2009-5-15 13:30
本帖最后由 young 于 2009-5-15 05:32 编辑
此外 非常同意田版所述 现在人(包括本人)看田 首先看丝看皮看色 既所谓的“符” 而常常忽略了田黄的“德”,即质地。 甚至有无丝无皮不成田的说法,这是有偏差的,玩田还是要质地第一,即首德次符。
鸡血石爱好者
发表于 2009-5-15 16:29
我也比较认同young兄和田版的看法,通常人们会认为“无格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纹不成田”并用这些(符)去套,去鉴别田黄,虽然萝卜丝纹,石皮,红筋格是田黄的三大特征,但只能做为重要依据而已。田版说的质感,即前人章鸿钊说”首德而次符“,中的德:指石质,怎么来认识质呢?我个人认为,前人在玩古玉中受启发,得出”六德”而今人归类于九德:细、结、润、腻、温、凝、嫩、洁、灵。不过都是形容词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像我这样的新人呵,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会有差异,就说这个温字吧就挺难理解的呵,故质地的鉴别是很难的,需要一定的基础,和广泛实际接触(也就是常说的上手)田黄的经验。
鸡血石爱好者
发表于 2009-5-15 16:43
到底田黄由那些石头演变而成的?我个人认为,主要由坑头占上面的高山石演变而成,另外也有水晶洞石,坑头石。至于杜陵性我认为其实为九友田,(林文举把九友田当成是田),但我个人不认为是它是田黄,最多为田坑石,就像滑溜田,堆下黄田,溪管田等一样,不是真正的田。
young
发表于 2009-5-15 18:31
呵呵 包括对六德 新书中也有比较形象的阐述
鸡血石爱好者
发表于 2009-5-15 19:27
如果出了书,m15m9有机会一定拜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