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23 11:12

其中群螭的制作工艺是最复杂的,因为在制作时不单要考虑个体,更要注重整体的结构布局

風逍逍 发表于 2009-5-23 11:39

其中群螭的制作工艺是最复杂的,因为在制作时不单要考虑个体,更要注重整体的结构布局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23 11:12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善作群螭的还有几人?
而懂欣赏的又有几个?偃版,玩石很认真。qq17

醉石轩 发表于 2009-5-23 11:41

好贴!!!qq5qq2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23 11:45

可想而知,真正能掌握群螭钮雕刻精髓的人并不多.但群螭钮盛行之初市场对其的认可却使得有大批工匠对这一题材进行机械复制.这使得市场上大量充斥同一题材却不成熟的商品.最终造成大众的对这一题材的审美疲劳(美的东西多了都会造成人的疲劳,何况绝大多数是不美的),使得掌握这一题材的艺师不屑于雕,而更多的人因为这一题材不再好卖也不进行雕刻.至此,群螭钮也走完了他从盛行-退化-衰亡的整个过程.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当代寿山石雕刻发展的一个缩影.其后我所经历的"博古,博古鸟"风,以及"XX"体古兽几乎复制了整个过程.寿山石雕刻界的大部分雕刻艺师向来少有主见,一味跟在市场后面走就注定只能进行"夕阳题材"的机械复制,而在这过程中,谈何思想,谈何创作,那最终的产品,又怎么会有生命.当不再有新的石材为大家糟蹋,我们不得不反思手上仅剩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手的还有什么?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5-23 11:47


在生物学上,近亲相交,会导致物种的退化甚至消亡.而这点,正是寿山石雕刻目下面临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应当拓宽思路.广泛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并提高艺人自身素质,增加寿山石雕的文化内涵.
但放眼现今的福州寿山 ...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23 10:32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纵观艺术史(包括工艺史在内),每一发展高峰的来临,都需具备外部的和内部的两方面的条件。外部条件是社会需求:当社会不再满足于当下陈陈相因•一味媚俗的作品,需要与自己审美理想相一致,能表达自己艺术上的情趣和爱好,必然对艺术提出符合时代精神的更高的要求,这就从客观上为艺术发展和艺术转型提供了原动力。内部条件是雕刻师对于艺术的追求:有趣的是,每一次艺术的复兴莫不是以复古为起点,只是不同时代选取的复古对象不同而已。清工无疑是寿山石雕刻史上的一座丰碑,是能够供我们效仿和学习的范本,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凭空超越它,只会变得空疏和浅薄。停留于它,那会成为食古不化。如果
有理想有追求的雕刻师,能够登上这些巨人的肩膀,去探寻他们因之崛起的起点和源头,追根溯本,神会于心,自能开创出一番新气象,一片新天地!
这两个方面在我们当下是否具备?是否值得期待呢?

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5-23 12:01

可想而知,真正能掌握群螭钮雕刻精髓的人并不多.但群螭钮盛行之初市场对其的认可却使得有大批工匠对这一题材进行机械复制.这使得市场上大量充斥同一题材却不成熟的商品.最终造成大众的对这一题材的审美疲劳(美的东西多 ...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23 11:45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可悲可叹。。。

龙锦营 发表于 2009-5-23 12:55

跳出寿山石的圈子,站在更高的角度往下看,在我国林林总总的雕刻门类中,寿山石雕的历史并不悠久,工艺不算精深,技法不算丰富,文化不算深厚.哪怕是玉璇,周斌这种名声显赫的业内巨匠,在我国的工艺美术史上,也未必能写入一 ...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23 10:19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之前有留意到,厚厚一本雕塑史,看不到一件寿山石雕。。。。。qq18

小许 发表于 2009-5-23 19:44

qq5羡慕

石之惑 发表于 2009-5-23 21:05

qq5羡慕
小许 发表于 2009-5-23 19:44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一同羡慕qq17 qq22

博石堂 发表于 2009-5-23 21:21

楼上两位高手说的太好了。qq2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查看完整版本: 寿山石雕常见题材--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