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艺术
莫高窟第3窟 元代纵355厘米、横290厘米、高325厘米
莫高窟第3窟是元代晚期最重要的代表窟,是敦煌现存唯一以观音为主题的洞窟。全窟作成沙泥壁面,上敷薄粉,绘制湿壁画,壁面制作大体符合宋代《营造法式》一书中所记载的方法,洞窟虽小,但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窟顶为覆斗顶,浮塑四龙藻井,四披画团花联泉纹图案。正壁(西壁)开盝顶帐形龛,龛顶画团花图案,四披画云头、回纹、卷草、联珠纹边饰,龛内两侧各画二观音菩萨,左侧的二观音像,披黄、绿二色袈裟,跣足立莲花之上,头戴花冠,饰巾帼,额窄颊宽,下颚丰肥,造型上稍有西夏遗风。右侧的二观音,披素白袈裟,踏白莲花,类似白衣观音形象。龛外账门两侧各画二观音菩萨,左侧的观音,头束高髻,戴花冠披巾帼,外罩紫边绡衣笼冠下垂,披巾宽阔,下着长裙大带,顿挫有力的线描富于变化。
火头金刚像 莫高窟第3窟北壁
此窟左(南壁)、右(北壁)两壁各画千手千眼观音一铺。观世音菩萨以修证圆通,道行无上,而能现诸多妙容;昔曾因听千光静往如来说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神咒,发誓要安乐利益一切众生,于是身生千手千眼。图中千手千眼观音像以一个正面相为主体,左右各画出侧面相,共三层,除第二层中央面为忿怒相外,其余均为慈悲相,共十一面,主体正面像长圆形,丰满圆润如皓月,细眉、弓眼、修鼻、樱唇,仪容慈悲,神情端庄。四十大手,其中二大手高举化佛,二手合掌,二手托托钵,其余各手,均安排得严密得度,自然合理,前后正侧,俯仰向背,穿插交错,层次分明,姿态万千,变化无穷。画像以焦墨勾勒,色彩淡雅,造型蕴藉、庄重。特别令人称赏的是丰富多彩的线描,描绘衣裙中带,运笔有轻重、虚实、深浅、浓淡,组织布局有疏密聚散,时而迂回蜿转,时而酣畅淋漓或如春蚕吐丝,或以行云流水,时而劲拨顿挫,如兰叶,如折芦,充分表现出丝绸织物那种细润柔软,轻逸飘举的质感和动感。人物面容、肢体则用挺拔遒劲的铁线描,自然匀称,丰满圆润,造型准确,细腻的肌肤如有生气,千手千眼的描绘一丝不苟,千姿百态,耐人寻味,形成刚与柔的既鲜明又和谐的对比。中国人物画的线描,几乎已荟萃一壁。 火头金刚像 莫高窟第3窟北壁 千手千眼观音像的四周环绕飞天和部众。飞天头插簪花,梳双鬟髻,脸庞和身躯丰满肥硕,宽阔的飘带绕体舒卷,手捧莲花或执莲花作跪姿虔诚供养,神情中略带童稚的天真。右壁千手千眼观音左侧的婆薮仙,为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原为外道仙人,因天祀杀生而堕地狱,后蒙菩萨解脱而诣佛所皈依。婆薮仙束高髻戴火焰形莲花冠,绿色交领大袖袍,长眉下垂,须髯飘拂,刻画出生动写实的老人形象。右侧的吉祥天女,又称功德天,专司国家安泰及个人福德,在古印度原为命运、财富和美的女神。吉祥天女头戴花钗冠,饰巾帼,穿云水羽袖大带裙襦,一手拿花,一手扬起似作施与状,形容秀丽,举止端庄,服饰及人物气质如现实中的上层妇女。
千手千眼观音像下侧各画有护法金刚,俱为观音的部众之一。金刚有三头八臂,裸上身,下著短裙,腰系虎皮裙,披巾,赤足踏莲花,通体外周放射着炽烈的火焰。手握金刚杵、法轮、铃、剑、绢索等诸般法器,金刚圆瞪双目,肌肉紧张,青筋暴露,须眉蓬松,长发矗立,倒竖头顶,成功地塑造了雄健威武,无坚不摧的佛教护法卫士的生动形象。
窟前壁(东壁)门两侧绘散财观音和净瓶观音像。左侧的散财观音戴化佛冠,披黄色袈裟,双莲托足乘紫、黄二色祥云降临,垂右臂,手中珊瑚、玛瑙、象牙、玉佩、钱币等七宝源源不断落下,下方一小人,双手捧钵接取七宝。右侧的净瓶观音,穿绿色络腋,紫色云肩,凌空而降,左手下垂倒握净瓶,下一人张口乞饮,表现观音菩萨以甘露施饿鬼的情景。
第3窟的壁画,标志着元代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而成为莫高窟晚期石窟艺术的绝响,至此,莫高窟艺术创造即告结束。 吉祥天女 莫高窟第3窟北壁 莫高窟第17窟(藏经洞) 晚唐
纵275厘米、横473厘米、高523厘米
莫高窟今编第17窟,俗称“藏经洞”,位于第16窟甬道右壁,建于唐大中五年至咸通三年(851-862)间,是晚唐释门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堂。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从地面至窟顶高约3米,正壁(北壁)贴壁建长方形禅床式低坛,坛上泥塑洪辩像,身后画菩提树,枝叶相连以示洪辩在菩提树下坐禅,左侧(东)画比丘尼,右侧(西)画近侍女,左壁(西壁)嵌大中五年洪辩告身敕牒碑一通。
这尊洪辩彩塑像,高0.94米,身着田相袈裟,通肩裹体,结跏趺坐,作禅修状。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豁朗,额部和眼角有皱纹,目光含蓄有神,眉头略蹙,若有所思。眉脊、眼角、鼻准、嘴角表现出中年高僧庄重矜持的神情和气派。造型写实,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人物肖像彩塑留存至今时代最早的优秀作品。
附属洪辩像背景的壁画,绘菩提树和树枝上悬挂净水瓶、挎袋及树两侧执扇的比丘尼和执杖近侍女。比丘尼双手持团扇侍立于树下,身着袈裟,团扇饰双凤图案,树上飞着一对绶带鸟。近侍女又称优婆夷,是供奉高僧的女信徒,在家持五戒修行,敬奉三宝,供养高僧,照料僧统、寺主生活起居的女子。这身近侍女像,身着圆领缺胯长衫男装,头绾双髻,腰束带,左手执巾,右手持杖,眉清目秀,容貌端庄,但愁眉轻锁,表情木讷,塑造了一个谨行慎为,小心翼翼的都僧统婢女的形象。面部表情虽算不上生动,但显示画师的线描和设色技巧已达到极高的水平。衣褶的晕染,以及树叶正背面的不同颜色,使画面显得层次丰富,空间感较强,整体效果相当生动。是晚唐人物画的代表之作。
公元11世纪初,位于莫高窟的三界寺僧人移洪辩像于他窟,将该寺多年收藏的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他宗教、社会文书等,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闭窟口,并于壁面饰以壁画,故而俗称藏经洞。 说法图 莫高窟第17窟窟外门上 莫高窟第45窟 盛唐
纵439厘米、横471厘米、高503厘米
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左壁(南壁)画观音经变。右壁(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前壁(东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
正壁敞口龛内的塑像是此窟的重点,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这铺塑像原系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己毁,现存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纵向对称的布置在深敝口龛内。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有别。造成有静有动、文武并俱的活跃气氛。人物的表情变化及内心状态与整窟内容、形式,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统一在完整的主题之内,使群体雕塑既从属于建筑空间,又能独立欣赏。同时将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部和飞天绘制在塑像背后的龛壁和龛顶,既表现了净土说法的内容和完整场面,又弥补了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不足的缺陷,从而虚实相间,气韵互贯。主尊佛像右手上举,左手抚膝,端坐说法,头顶高耸螺纹肉髻,宽和的面貌,丰满圆润,肥大的耳朵,圆弧似的双眉,长长的眼睛,似在吸呼的鼻子,饱满秀巧的嘴唇,丰腴的下颌,宽厚的胸堂,从慈眉欢韵的神情、丰厚肥硕的躯体、庄重大度的仪态上,鲜明地体现了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佛像左侧的弟子迦叶,内着锦襦,外披田相山水衲衣,胸部半袒,俯首直立,面貌清癯,嘴唇抿合,嘴角深陷,浓眉纠结,双眼下视,眸子半露,目光有神,神情老成练达,沉毅矜持。此像造型严谨,比例准确,技法纯熟,刻画细腻,曲尽形神之妙。塑造出一个资历高深、精研佛法、思想深邃、令人敬仰的高僧大德形像。佛像右侧的弟子阿难,上身后倾,腰胯微向上侧斜挫,两手相交置于腹前,头部右倾微俯。举止闲适潇洒,面目英俊秀朗,神情聪明,又含有恭顺、腼腆的神态,犹如现实生活中有情有欲的世俗少年后生。明亮华丽的锦绣裙襦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两旁的菩萨像,更是唐代彩塑菩萨的上乘之作。婷婷婀娜的姿态,丰盈健美,冰清玉洁的肌肤,莹润细腻,团花密绣的锦裙,轻柔稀疏的衣纹,
犹如音乐的旋律一般。菩萨面相丰满圆润,云髻高耸,长眉入鬓,双目徽启,眉目间似笑而非笑,有慈眼视物,无可畏之色,神情恬静慈祥。作者为使菩萨妩媚娇娆,更借助主要构成人体动态的头、胸、臀三部分在空间的扭倾关系,遂成“一波三折”节奏鲜明的波浪形动态。并赋予菩萨一种娇滴滴的大家闺秀的风度,塑造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最外侧的两身天王,身躯魁伟,气势威武,头束高髻,身着铠甲,是唐代武士的典型样式。天王双眉紧锁,两眼怒视前方,叉腰握拳,重心落入两脚之间,以轻捷稳健的半弓步横跨在地神身上。头部侧转,俯视下方,胸部随着即将出击的拳头相应地向内倾,使体态形成内弛外张之势,显现出一种向外暴发的力量和激昂奔放的动感。
左壁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观音普门品者,即观世音菩萨普观“圆通之门”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谓。画面分三部分,正中为观音菩萨像,面部丰腴,翠眉明眸,端庄慈祥,披帛随身,璎珞璀璨环绕,艳而不俗。两侧上部的观音三十三身,即观音菩萨变成三十三种不同人物为不同的信士演说佛经;下部的有求必应,救苦救难场面,写实性极强,其中著名的监狱图、航海遇难图、砍头图、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图、商人遇盗图等,画面描绘生动、惊心动魄,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
右壁的观无量寿经变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其中作为主体部分的“西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经变的描绘并无二致,竭力刻画西方净土的繁荣景象。画面上七宝池中现出一片宫殿楼阁,曲栏平台,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观音、势至菩萨分列左右,圣众围绕,庄严肃穆。平台上乐队分列,演奏法乐;舞伎挥臂击鼓,踏脚而舞,巾带旋转,节奏激扬,迦陵频迦(美音鸟)亦拨弹琵琶,载歌载舞。圣众们沉浸在蕴含哲理的法音法乐的美感享受之中。净土图的两侧绘有未生怨故事和十六观。右侧的未生怨故事是《观经》的主旨,叙述频婆娑罗王当初求子心切,结下了未生怨。阿阇世太子长成后,将父王频婆娑罗囚禁深宫,断其粮水。王后韦提希身藏蜜面,璎珞盛果浆,探望国王,为其延续性命。阿阇世王发现后,,盛怒之下几欲杀母,幸被二大臣功阻。阿阇世因此同时囚禁父母。被幽闭的频婆娑罗王夫妇,由是一心向佛。壁画中情节自下而上,表现了未生怨故事。左侧的十六观画面表现了韦提希夫人因未生怨缘由,决心皈依佛法,采用十六种观想的方法,往生西方净土。
第45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划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菩萨像 莫高窟第45窟西壁龛内南侧 莫高窟第158窟 (4/5比例复制) 中唐
纵720厘米、横1810厘米、高680厘米
第158窟位于莫高窟南端,此窟为吐蕃统治时期所凿,是莫高窟著名的涅槃窟之一。所谓涅槃窟,是将涅槃像作为洞窟的主体,前面没有遮挡而使卧佛像赫然横陈在观者面前,所以涅槃窟的平面都作长方
形。此窟平面横长方形,宽18.10,深7.20,高6.80米,靠后壁(西壁)有1.43米高的通长大台,大台上又有较矮小形如睡榻的小台,佛像即卧其上。这尊涅槃像为石胎泥塑像,身长15.80米。窟顶为横
长方形,四披断面为凹曲线,象微凹曲的屋面,在建筑意匠上涅槃式窟是象征佛寺中的殿堂,佛像在洞窟空间里,使观者一览无余,给观者以良好的视觉环境和空间印象。
涅槃像的左侧面(南壁)是一身立像,为过去世迦叶佛,其右侧(北壁)是一身倚坐佛像,为未来世弥勒佛,它们与主尊涅槃像共同组成三世佛像,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窟顶中央和左右披画有十方净土、佛和赴会菩萨,左披画普贤变,右披画文殊变。洞窟正壁上部,即涅槃像身后的壁面上,绘有菩萨、罗汉、梵释天人、天龙八部、佛弟子及散花飞天。佛床正中开一小龛,龛内绘净土变。龛外左侧画南方琉璃天王、金刚力士和外道谤佛等。洞窟左壁,迦叶佛塑像的外侧画大势至菩萨,内侧画十大弟子举哀图、菩萨、飞天等。洞窟右壁弥勒佛像的外侧画观世音菩萨,内侧画各国王子举哀图。洞窟的前壁,门的上方画如意轮观音,门右壁为天请问经变;门左壁为金光明经变。这些塑像、壁画和石窟建筑构成了第158窟的全部内容。
按照佛经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八十年间教化众生,化缘已尽,于中天竺拘尸那城中跋提河畔娑罗双树间,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毕,“即于是夜,右胁而卧,汩然大寂”。正壁佛床上的涅槃像全长15.8米,头部长约3米。塑造释迦右胁而卧,螺髻规整,面部丰满,神情安祥,微含笑意,毫无凡人临终的痛苦和悲哀,相反却犹如欣慰、满意而入睡。整个形态,深刻地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涅槃像头侧壁上的弟子举哀图,着重刻画了阿难见迦叶来,投地啼哭,以及众弟子扶持举臂嚎啕悲不自胜的大迦叶,神态生动,造型夸张。上排的菩萨是“大觉有情”者,以超然出世的感情对待佛的涅槃,其沉静、虔诚的表情与弟子形成对比。涅槃像足侧壁上则以各国王子为代表,突出地描绘了在俗的信徒因闻知释迦涅槃而极度悲痛,嚎啕悲泣而外,更有割耳、挖心、剖腹等种种痛不欲生的的表现。各国王子中,除由侍女挽扶着的头戴冕旒、身穿大袖裙襦的汉族帝王外,并有吐蕃、突厥、回鹘等各族以及南亚、中亚等国的王子。由画师精心绘制而成的各种服饰,肤色和人物形象,反映出唐朝民族关系的密切和国际交往的广泛。 举哀罗汉像 莫高窟第158窟西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