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6-2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P>窃以为,薄意最能体现魏晋唐宋以来中国书画文化,如今几乎成为化格裂</P>
<P>的代名词。魏晋人为长生,把玉石磨成粉当药吃:子料,田黄被剥了皮;</P>
<P>每一次时代的偏见,都是艺术等文明的停滞。假如,一枚章有格裂,林清卿</P>
<P>施以薄意,跟无格裂同一枚章相比,那一枚更有价值?如果是石卿,或林文举</P>
<P>或郑世斌呢? 上一枚,结晶杜林,2。4---2。4---8。8,“老子出关”,想想他</P>
<P>老人家的临别赠言,“道可道,。。。。。。。。。”</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