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江岛位于闽江出海口。北与粗芦、东北与川石、南与琅岐等诸岛相隔。面积0.8平方公里,2200多户,人口8000多人,海外华侨3000多人。民间相传有"沉立村--浮壶江"之说,传说明万历皇帝下江南,夜里船到了东南沿海,万历帝寅夜观看地图,昏昏欲睡,手执朱笔不觉下触,把立村给涂了,刹时风雨雷电大作,立村随即沉没海中,万历皇帝猛然惊醒,即用朱笔把立村勾起,但立村已经沉下去了,只有壶江浮了起来,壶江又名浮江。这是民间的传说,其实闽江口历史上有过一次大地震,发生在元天历二年八月十五日,《壶山赋》和董应举的《海游记》都记载此事。最有趣的还有“石狮出血”的故事...... 据文献记载,在后唐时代即有先民在壶江岛居住繁衍,明朝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壶江岛成为闽江口一个军事要地,航海家郑和在此祭拜妈祖;熊文灿亲临视察舟师;民族英雄郑成功与张煌言等操练水兵,组织抗清;清朝林则徐曾视察军事设施;明代宰相叶向高归隐后寄寓壶江石室读书,观日听涛,石室刻有明兵马司林汝翥手书“潮鸣空谷”摩崖石刻,并完好保存至今。自然景观有千米的海滩、连片的火山岩礁石,五棵几百年树龄,生长奇特的连体榕。具有神秘传奇色彩、形象逼真的青蛙坛;被列为县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的灵椿庵,耗资1000多万元在宋代遗址上重建,规模庞大,气势恢弘的天妃宫;为纪念先贤,把历史上曾在壶江留下足迹的名人如郑成功、董应举、熊文灿、林则徐等供人瞻仰而建造的先贤堂;新建的古碑亭收藏有明朝等三块古碑,其中董应举的德政碑、熊文灿的憩思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见证闽省独特的壶江与长乐梅花,在历史上抗倭斗争和海上生产中结下了有450多年的 “舅”谊的壶梅友谊牌坊。坐落于牛山上的观日台把闽江口的形胜进收眼底。
[localimg=180,99]1[/local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