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样,那咱们现在玩石头可简单了,别管什么品相工艺的,反正以后有玩沧桑玩浪漫玩寂寞的人接手,毅版觉得有理否?
lava 发表于 2010-5-14 00:30
這是個有趣的討論。
以前學生時代稿研究寫論文,我就注意到了有些學術上的推論,所提出來的理由每一個都對,可是推論出來的結果卻很難讓人信服,這是不是推論本身有錯,而是判斷的基礎出了問題。我也一直再研究人的思考與邏輯,所以有趣的來討論一下。
先來看幾個例子:
A有個喜歡收藏硯台的朋友,他的家人反對他說:這能吃嗎?能觀賞嗎?能拿來用嗎?能賺錢嗎?
答:都不能。
問:那你收這東西幹嘛?
答:就興趣。
問:照你這樣講,那泥巴、垃圾、蒼蠅只要是興趣,都可以收藏囉?
B有個玩新瓷的人問高古陶瓷的人,釉色好嗎?胎土好嗎?作工好嗎?器形好嗎?窯燒好嗎?畫工好好嗎?
答:與新瓷比較起來,都不好。
問:那如果只是玩年代,那我們所有玩瓷器的都不要管胎土、釉色、作工、器形、畫工了,就躺著等年代好了!
C玩明清瓷的,問玩其他陶瓷的:有年代嗎?
答:沒年代。
問:沒年代還有什麼用?
D.友人玩所謂的"奇石",色澤漂亮嗎?手感好嗎?雕工好嗎?能賣錢嗎?
答:烏漆嘛黑的,手感粗刺、沒雕工、沒人買賣......
問:那倒底玩它幹嘛?
答:擺設?
問:好看嗎?比畫好看?比壽山石雕好看?比清花瓷器好看?還是比A片好看?
答:比起來都不好看。
問:那我們都不要管顏色、雕工、好看,就把所有能擺設都東西都擺上啦........
各位能同意這樣的評價嗎?
E.舉一個近一點例子,你那件浮雕刻得薄嗎?刺手嗎?巧色嗎?是名家嗎?轉動看是否有動態感?能把玩嗎?質地好嗎?
答:這薄意不薄是浮雕、也刺手,沒什巧色,其它的客觀來說,都不能說好。
問:那就是雕工不好了。他哪裡讓你喜歡了?
答:立體空間感。
問:那照你所說的,不就叫我們全部壽山石都雕立體的浮雕?
我做研究的時候特別注意到這種辯證有許多錯誤,主要是"依據都沒錯"但整個判斷的基礎都錯了:要判斷一件事情,依據最好是用"它有什麼",而不是用"它沒有什麼",例如,孔子當官時到底有沒有殺人?我們找遍了所有文獻,發現:孔子從來"沒有說過"他沒殺人,也沒有任何證人說過孔子確實有殺人。
所以根據以上兩點正確的依據,我們可以確定:孔子殺人了!
ABCDE以及19樓主的推論與判斷,都屬於這一種。這一種判斷方法有個盲點,因為我們無法舉出"世界上所有的"依據來一一作答與依據,永遠只是根據部分甚至極少的問題來判斷,所以推論結果很難達到真相;而以"有什麼"這種肯定式的條件為基礎時,有時設下的條件很少,但運氣好的話推論的真確度與合理性幾乎可以達到百分百。
最後,還有一個推論上的錯誤,A與E都有個很明顯的"照你所講的"為依據去推論並肯定一個答案的邏輯,這這推論的論點答案也都很難讓人同意。通常,我們"不照那樣來講",原因就是這個問題或這件事物之所以成立的條件是照這樣來講,而不是照那樣來講。很多人腦筋不清楚,常會有這樣的問題。東漢許慎寫了本《說文解字》,對於「信」與「武」是這樣來講:人言為信、止戈為武。宋代王安石就"照這樣來講":那麼波者,水皮也、滑者,骨皮也,不是笑掉一堆人嗎?原因就是要弄清楚全部的條件與機制,我們才能照這樣或那樣來講,要找出全部的條件已經很不容易了,且要選擇究竟是照這樣還是照那樣講更是困難。
以上只是就邏輯層面,有趣的討論,不是以此論石。
如果要去評論"收一件石頭"(比評論哪一件質地好、雕工好困難多了),我通常就這件石頭來講,不照那樣或這樣來講。例如你有多少預算?你有機會看到哪些石頭?你為什麼選擇買這個石頭?這樣的邏輯流程去做判斷(我自己買東西也大多是如此),如果要無限擴大來評論,那根本沒有石頭可以買,我可以說出每個石頭的缺點,但這根本與我的問題(我要買一個石頭)脫節了。
"究竟""究極"的去問,也就是無限擴大與上綱來論,那麼甚至可以告訴你,買壽山石是錯的,沒有意義的,甚至我可以很明確的推斷出來,人活著也是沒有意義的。請問你活著幹嘛? 你把得到正妹嗎?你有很多錢嗎?你能不生病嗎?你真正快樂嗎?你永遠快樂嗎?照這樣推論下去的話,設立的條件越多,所得到人為什要活著的否定就越清楚。這是最後一點,毅版已經提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