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EM>千江月</EM> 于 2006-3-23 11:46:58 发表<BR>
<P></P>
<P><FONT face=Verdana>中国玉文化有着非常深的渊源和内涵,白玉的纯洁与沉稳,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旧时将军洞芙蓉的开采,似乎就是这种文化的延伸。将军洞芙蓉,纯粹就是为了寻找那种“似玉非玉”的感觉,它的矿脉走向,只是追求纯色的白。遇上黄色的,因其富贵而留下;遇上红花的,则弃而不取。所以在传世品中,只见纯白,以及极少的黄芙蓉,几乎不见红花的将军洞。<BR>80年代后期将军洞的开采,主要受古董商的影响。他们在观念上,依然沿袭这种追求,那就是:只要白的!有黄的,当然也要!呵呵。事实上,矿脉中总是偶尔夹杂着红花和红筋,为了需要,我们只能除掉它们,那怕它是很漂亮的红巧!这种做法,当时就让许多人感到奇怪:红巧更漂亮,更难得啊,为什么锯掉?回答是:红的“花溜溜”,没人要,锯掉它!其实这还不奇怪,还有更奇怪的:台湾商人怕藏家辨别不出将军洞芙蓉,还要求我们在每颗印章上要故意留下“芙蓉砂”,以作为辨别特征。<BR>基于这种原因,80年代后期出的将军洞,跟从前的一样,都是纯白,和极少的黄,而都没有红花的。我自己收藏的,也只有几颗红花,当时是把它当品种收藏的。白色矿脉中偶含的红花红筋,被当作杂质除掉了;而有较多红花的原石,则当作弃渣倒掉。所以在后期的“扒渣”行动中,则常常能扒出红花的将军洞。现时的审美观点,应该有许多人认为红花更漂亮,呵呵......<BR>但是,时至今日,在我的思想里,依然沿袭着古老的观念:将军洞芙蓉,我最喜欢白的!</FONT></P>
<P> </P> 对芙蓉石之了解,无过乎千江兄矣!受教了,谢谢!<IMG src="/bbs/images/Emotions/1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