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千江月 于 2008-9-17 13:40 发表 
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於诸侯,皆受金於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
孔子闻而恶之曰: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道可施於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自今以后,不复赎人於诸侯矣。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谢之以牛 ...
也许是目前我在寿山石论坛看到最精深的一篇回贴!
千师所引的故事里:子贡不领赏金看起来是非常廉洁的;子路接受赠牛是似乎功利了些。
但千师不以为然在许多方面与圣人想法相同:凡人行善,除了看行为,最重要的是看它的流弊。
如果只看现在,那就很容易忽略事情的结果带来的深远影响。
如果只计较个人的得失,必然会无视对大众的影响,目前看起来象似上善,而其结果却又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善。若现行虽似非善,而其结果有益于大众,则虽非善而实是善。
举此一例可以旁通万物。
唉,千师造诣,不可及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