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王不留行 于 2008-9-4 14:56 发表
唉...唉...唉...
王兄,这也是一种取向,玻璃一样的芙蓉也确实是绝世稀品,只是稀少与否与喜爱与否并不是时时能划等号
越通透越好,"好"在哪里.想当年大跃进也是因为"多快好省"的好字出问题.因为好,就非一个具体量的概念:lol
质地稳定好?不通透的也有很多质地很稳定
价格好?如果不通透就便宜,那很多人也偷笑了
好看?这在每人眼中更是更不是绝对的
科学计算,大多不太通透的旗降,密度绝对高于高山晶,冻.而很多通透的石种,如北山晶,小顺晶等,往往可以用松来形容.小弟非地质科班出生,无法给出最科学合理的解释为什么石头会透,但可以肯定,石头绝对不是越通透表面其密度越高,比重越重.
古人用古玉的标准,如含蓄,凝灵啊等来形容,那适合后天形成的石头.
这个嘛,田兄别忘了我们说一方黄杜林,黄芙蓉好的时候,常常的赞它们像田黄,"黄芙蓉,田黄价,黄杜林,田黄价",表面上是在说它们的价格与田黄对等,内涵的意义却是在品质与品相上,它们与田黄对等或接近那田黄的美.既然田兄已经概括了,为什么在此时就与山坑大相径庭了呢.
正如我前面说的,通透和浑厚都是美,对于它们之间高下的判断,更与一个时代的风气,审美等大背景息息相关.又有没有人思考过,在这股追逐通透的风潮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贪色象轻气韵这一与传统首德次符审美相违背的理念所折射的,究竟是我们进步了,还是我们缺失了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