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14|回复: 47
收起左侧

从锯章的时尚说起(一孔之见,欢迎拍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玩、邪玩寿山石,已近半年。这期间认识了一些石友,捡了一些原石,不亦乐乎。今天经营石头书籍和工具的李大哥,又送来两袋寿山石锯剩的边料,前后有三四次了,收得我不好意思起来。这些边料在我看来很有用途。而它们却是人家的遗弃物。

  话说人有所爱,这是正常的事。以章为贵,锯章求材,一要品相完整,二能上得价格,这似乎成了这些年来流行于寿山石界的时尚,和真正玩石与否的标准。所有的人都在锯章,石农锯,商家锯,玩石者也锯,管它合不合符成章的可能性,不论长短胖瘦,只要该原石有点章料的影子,定然杀无赦。还有,常常从论坛上看到,新兴的“砍头”风,即是动不动就把先前人雕刻的东西砍掉,重新雕刻。难得的石料,被挖成这样那样的“垃圾”,砍掉,再雕上这样那样的“精品”,殊不知历史的淘汰比人的时尚变化更快。

  追求完美材质和精工,到了近乎病态的境地。

  可以说,古来象征权力的章,如今早已褪去它的功能,唯心理影响尚存,以及篆刻的效用。以个人愚见,将来,新一代,趣味的变化也许相当大。以章为贵的时尚,能维持多少年,不得而知,但我确信大量的砍杀,绝对是对大自然的一种伤害。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一定要玩章吗?就一定会延续你们的喜好吗?我以为不一定。

  今天晚上在某论坛看到,两块原石未锯之前,感觉挺完整,没有什么疤痕和碍眼之处。我想稍稍处理形态、打磨一下,就是可以呈于架上的美丽原石。可是,砍头去尾,削其身段后,目不忍睹。而锯石者竟然沾沾自喜。太不可思议了。这里只是引为例子,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人,因为这样的好追随锯章时尚的人太多了!

  一块原石,自山中经采伐而来,有的已伤痕累累。如果顺其形,去其裂,依然能焕发它的光彩。物尽其用,如果能锯章,那就锯吧,把边料用于其它处。但无一例外,不辩就里,都往章料走,不仅是浪费和糟蹋,个人激烈地认为,这是对大自然的犯罪!

  寿山原石还有多少?一波玩的是一般粗石,仍以惜之如金的态度对之,更何况玩好石的你们,“愤怒”二字表之心情!

  改天有时间拍一些稍加处理的原石上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大自然的形态、色彩和纹理吧。

08.10.01
发表于 2008-10-2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0-2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0-2 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为石之始,无印则石无所附,治印则必章!

无印则无所以石,无石则无天物,何用为贵?

既无贵,无天物,何以为罪?

知之大道,必不求末节。


发表于 2008-10-2 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今之所解,诚为细枝末节,盖以未深考其究竟也!

静处而默默,或可得之本意。

发表于 2008-10-2 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不欲解释,又怕人言造作,之所以用文言表达我的看法,无非就是设一道门槛。

不能过槛的人,自也不是论说的对象。
发表于 2008-10-2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印为石之初。能制印则制印,不能而求其次;对于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
发表于 2008-10-2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風逍逍 于 2008-10-2 02:26 发表
印为石之始,无印则石无所附,治印则必章!

无印则无所以石,无石则无天物,何用为贵?

既无贵,无天物,何以为罪?

知之大道,必不求末节。



发表于 2008-10-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诚如风兄所言,各处叶腊石(包括地开石)之所以勃兴,追其本源,就是因为明初文人篆刻的兴起。最早的印章大多用坚硬的金属、玉等凿刻而成,一般人是无法参与的。元朝未年,画家王冕发现浙江的花乳石色彩斑斓、质地柔软,用来刻印得心应手、运转自如,而且刀法和韵味清新自然,从此,刻金琢玉由原来专属工匠方能为之改而为一般人等亦可操刀,文人雅士也无不以研朱刻石为一时雅尚。印章艺术也由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与书法绘画鼎足的艺术珍品。以后,明代的大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文彭和安徽的何震始变印刻的旧习,力追秦汉,畅开风气,后人称其为“文何”。随着当时印章艺术的普及,当时相继出现了众多风格各异的流派,影响较大的有皖派、微派、闽派、浙派等。所以印章才是本源,当然现在石料越发难得,所以石头玩法也不独以印章为专。每个人找到适合自己的玩法,愉悦身心就是大道。
发表于 2008-10-2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锯章是近几年的时尚?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本人是从印石的角度认识到寿山石的。寿山石不是自古以来即以印石而闻名于世的吗?从明代李卓吾的两方印,著名的乾隆田黄三链章`九读章,到“观石录”“后观石录”记载的诸多印石发烧友,传统好象延续几百年了。至于能否再延续下去,因没有穿透历史的慧眼,故不敢妄下结论。
寿山石以柔而易攻,便于奏刀成为印石首选,也算物尽其用吧。
当然,早就有悲天悯人的诗人大发感叹,天遣瑰宝造孽啊,因其温润灵透而遭人锯斫!面对大自然的恩赐,理应心存感恩,敬畏。但以何种方式,实现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个需要多角度,多层次探讨的问题,不会仅仅象玩原石那样简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GMT+8, 2025-1-10 15: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