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10-3-2 12:19 编辑
不敢赐教,真心请教
对于工艺问题我始终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无他,就自身感受而言发现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
要命的是根本说不清这种变化的来龙去脉....
先举一个例子向诸位讨教:
...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0-3-1 13:13
王大哥这种苏格拉底式的幽默,本身就是“拙”的自然流露。因为“拙”的真意就是不逞才,不使气,自然天真。
中国古代许多的概念范畴,不象语言分析学派要求的那样清晰明白,有着混沌性和模糊性,甚至易生歧义。这种特征既体现了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也体现了东方人的情感方式。在很多情况下,中国古代的概念范畴将智慧与情感奇妙地融合在一起,不可言传,只可根据语境去意会。换言之,是要求体验式的,而不只是理解式的。
“拙”与“简”“雅”“淡”等概念一样,是中国传统文人所追求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理想。或者说,“拙”“简”“雅”“淡”是同一层面的概念,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说明同一对象---美。中国文人似乎不喜欢用“美”或“漂亮”来表达他们对于艺术的感受,而喜欢用“气韵”“意境”“自然”“天真”“朴拙”“古雅”等等。。。
现在来说“拙”。拙之所以常与古组词,很大程度上是远古先民的原始艺术的稚拙之美造成的。原始艺术描写的题材相当单纯,运用媒介的技法还不够成熟,其构图布局也欠完整。但其创作意图诚挚,通过简单粗率的造型,反映了生命的真实。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所绘人体舞蹈,鱼纹,羊纹等,便具有这种风格。因此,古人的生拙是由于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之间的差距,乃历史条件所限制而造成的。魏晋山水画,“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都与彩陶图纹一样,非有意为之。但文人传统的古拙则有所不同,是从敛约之为雅和中和之为美的理念出发,力图裁损精力,消除霸气,有意为之的。
当然文人追求古拙,也有人工之拙与自然之拙的区别。那种脱离内容,惟务笔墨技法和艺术形式,“如新妇梳妆,百般点缀,终无烈妇态也。”在这里,拙与巧是相对立的。巧是造作,故为姿态。明代书家傅山主张:“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无安排。”古拙与巧媚是相对的。“生则无莽气,故文,所谓文人之笔也;拙则无作气,故雅,所谓雅人深致也。”拙以天真稚拙为美,却是工而后拙。“笔势峥嵘,文采绚炼,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实非平淡,绚烂之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