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许
发表于 2009-5-30 00:41
都是老芙蓉,品种也很全,有些品相非常好,已不是市面上的东西了qq5qq5
Alex
发表于 2009-5-30 01:01
相较而言,更加喜欢老芙蓉~谢谢楼主,让咱开眼了~~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30 05:41
都是老芙蓉,品种也很全,有些品相非常好,已不是市面上的东西了qq5qq5
小许 发表于 2009-5-29 16:41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不是市面上的东西一般不被认可.qq11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30 05:42
草堂大哥的芙蓉封门质地都难得一见,实在是好帖
一肚草堂
发表于 2009-5-30 10:32
都是老芙蓉,品种也很全,有些品相非常好,已不是市面上的东西了qq5qq5
小许 发表于 2009-5-30 00:41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謝謝 許版、偃版、風兄及回帖的朋友, 不再一一回帖致謝.m11
開帖是受了 風兄帖子的啟發和激勵, 為了學習多一點芙蓉石的知識, 將一些不成材的帶砂老芙蓉貼出來, 希望方家、老藏家指教, 希望年青的石友們可以從石種中的老芙蓉之風彩, 得知新老芙蓉之分別.
在觀賞這些品種石照片, 能於骨邊肉中, 推想出將軍洞芙蓉、上洞芙蓉之堅結、細膩、溫潤. 在這一方紅花芙蓉上, 可以看出前人形容白芙蓉可比和闐羊脂白玉, 潔白可比紈素的原因.
至少可以知道將軍洞白芙蓉石, 比這一方石潔白的部份, 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以想像出一方將軍洞白芙蓉之最低標準出來. 亦可以想像出將軍洞白芙蓉的應有風彩, 可以由空泛的一個名稱, 概括出一個大致的概念.
在乾隆的一對紅花芙蓉章照片上, 亦可以看到這一種白, 書本不在手邊, 未能上傳照片, 就先看看那種白是怎麼樣的.
一肚草堂
2009-05-30
風逍逍
发表于 2009-5-30 10:56
謝謝 許版、偃版、風兄及回帖的朋友, 不再一一回帖致謝.m11
開帖是受了 風兄帖子的啟發和激勵, 為了學習多一點芙蓉石的知識, 將一些不成材的帶砂老芙蓉貼出來, 希望方家、老藏家指教, 希望年青的石友們可以 ...
一肚草堂 发表于 2009-5-30 10:32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草堂兄:
最后一句点出了要害。
qq5
一肚草堂
发表于 2009-5-30 10:59
草堂大哥的芙蓉封门质地都难得一见,实在是好帖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30 05:42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偃版:
那一方封門青是草堂所藏青田石中, 石質最好的一方, 放在塑膠盒內浸了廿多年白礦油, 變得溫潤了.而這句帖子之前所貼的老芙蓉, 卻是沒有變, 沒有變透, 沒有變得更溫潤.
可以証明芙蓉不可沾油一說, 是前人不易找到白礦油、白茶油, 怕菜油、花生油將石染黃, 故不主將上油. 草堂玩石之初, 有些高山石章買回來也是沾滿黏稠的黃色花生油, 石也變得混濁, 而且有變質花生油的味道.
從芙蓉青上的白砂, 與封門青上的白砂, 兩者之石質和石色, 可知二者同為葉臘石, 礦物成份是大同小異的. 像這一方芙蓉青小章, 聚眼看而不細辨, 十九當作青田封門青, 當然兩者還是有分別的.
一肚草堂
2009-05-30
根祥轩
发表于 2009-5-30 12:35
m15 听讲~ m9
在路上
发表于 2009-5-30 14:07
草堂兄,这些石头都要给我上上手哦。
小许
发表于 2009-5-30 14:36
不是市面上的东西一般不被认可.qq11
偃旗息鼓 发表于 2009-5-30 05:41 http://bbs.3000sc.com/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自愚自乐qq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