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cha23
收起左侧

寿山矿藏位置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unnamed1 vAlign=top align=left>
<P><IMG height=207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diaoke/images/niudiao2.jpg" width=173></P>
<P class=unnamed1>郑仁蛟 双狮钮章 (连江黄)</P>
<P><IMG height=204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diaoke/images/niudiao.jpg" width=136></P>
<P class=unnamed1>周宝庭 螭虎穿环钮对章 (旧高山)</P>
<P><IMG height=250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diaoke/images/niudiao3.jpg" width=103><BR>林寿煁 三螭穿环钮章 (巧色峨嵋) </P></TD>
<TD class=unnamed1 vAlign=top align=left>
<P>  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以其作为凭信和权力的象征,古今皆是,自有印章,便有印钮装饰,无所谓谁先谁后。 </P>
<P class=unnamed1>  印钮,俗称印鼻子,用以穿绳系结。开始纯为实用,而后才加以巧饰,如在鼻钮上雕刻不同的兽头,用以标志各级官阶。秦汉六朝的官印,除了以金。银。铜等质料的不同来区分官爵的高低外,还在印钮的装饰上加以区别。如汉代,皇帝用玉玺虎钮,皇后用金玺虎钮,诸侯王用金玺驼钮,皇太子、列侯。丞相。大尉。三公。左右将军金印龟钮,食二千石银印龟钮,二百石以上至千石铜印象钮。除此以外,历代还以螭、狮、龙、风、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鸟、鳌、熊、编幅以及十二生肖中其他动物作为印钮饰物。 </P>
<P class=unnamed1>  自元代工冕以花乳石为印章肇始,因石印易于受刀,为时人竞相采用,遂至盛行。以寿山石作印材,除了柔而易攻之外,尚有洁净如玉,色彩斑斓等优点,备受各方人士青睐。寿山石印章广泛使用钮雕,也于明代勃兴起来,成为寿山石雕的一种特殊品种和艺术。本世纪50年代初,福建泉州苏大山先生捐献的明朝李卓吾遗印两枚,是清朝同治年间修林李小宗词时出土的,一镌白文“李贽”,一镌朱文“卓吾”,钮刻单狮,蹲坐侧首,神态淳朴。这是迄今仅见的明代寿山石印钮艺术晶。 </P>
<P class=unnamed1>  寿山石钮雕始以古兽为主,逐渐发展有博古图案、翎毛、鱼虫、花果、人物等品类,印钮虽小,却吸引了不少石雕艺术家在印钮上呕心沥血。费尽心机,以高超的技法与深厚的艺术修养,赋方寸以万种风流。清代杰出的雕刻家杨玉璇。周尚均,也是雕钮高手。杨玉玻的钮饰风貌是集古代玉至铜印的规范,充分发挥寿山石柔而易攻的特色,施以精艺,突出兽钮的神、情、趣,因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周尚均制钮与杨玉璇的风格不同,以华茂、清灵。流畅著称,且常用夸张手法强化形象、达到微妙人神的境界。他还善于撷取些纹图案刻博古平钮,并在印台四周刻浅浮雕锦褥纹和取古铜器图案加以演变作边纹。周尚均的博古图案直处平整,转角处圆浑流畅)图案间隔紧密,有针线难人之妙,堪称一绝。 </P>
<P class=unnamed1>  清同治光绪年间,福州“东门派”鼻祖林培谦亦精干印钮与博古图案的雕刻艺术,所刻兽头形态,刀法灵动,须发均用开丝,从不间断。其得意弟于林元珠所刻印钮,道健有力,神态逼真,尤精干须、鬃、毛、发的刻划。“东门派”刻钮的后人颇多,杰出者如林元水、林友清、郑仁蛟、林寿煁、周宝庭等。他们虽承师法,然各有新意,尤其是周宝庭的兽钮雕刻能兼融东。西门流派之风韵,总结出古兽钮百余种名目,是寿山石钮雕的一代宗师。 </P>
<P class=unnamed1>  “西门派”本来就以治印雕钮作为本门派的宗业,因此从潘玉茂开始,到潘玉进、玉泉兄弟,以及后续弟于林文宝。陈可观。陈可铣等都是雕钮名家。作品风格与“东门派”遏异,以古雅大方,,浑朴厚重,深得文人雅士的珍爱。 </P>
<P class=unnamed1>  今日高档的寿山石印章,几乎每章必雕钮,除了刻古兽钮外,尚雕现代动物、植物,也雕人物、花果鱼草,还兼雕薄意,是古代习尚流风的延续和发展。印章有钮无钮,其经济和艺术价值相去甚远。 </P></TD></TR></TBODY></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5%"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unnamed1 vAlign=top align=left>
<P><IMG height=207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diaoke/images/weidiao.jpg" width=215 border=1><BR>陈忠森 微刻诗文配山水画 (白淡黄荔枝冻) </P>
<P><IMG height=208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diaoke/images/weidiao2.jpg" width=143><BR>周以坚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白芙蓉石) </P></TD>
<TD class=unnamed1 vAlign=top align=left>
<P>  寿山石微雕产生于新的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是书画艺术。篆刻艺术的继承和创新,是别具一格的崭新的艺术。 </P>
<P class=unnamed1>  微雕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据萧艾的《甲骨文史记》记载:“甲骨文刻的技巧十分精妙……小的细如芝麻,或峭拔苍劲,或秀丽多姿。”战国时的玺印,小的如累黍,印文却有朱自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典型作品。在寿山石方面,清朝福州的石雕艺人杨进。周彬,亦喜爱在花纹等静僻处刻以小字。清末福州西门派薄意雕刻家林清卿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划刻上自己的名字、年月。篆刻边款艺术也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有学识、通书法、求意境的文人在印章这方寸中自文自刻.用铁笔作书,作画寄托情趣,既自我陶醉,也与友人共赏。明代文彭首创书法镌进印章旁款。清人西泠后四家中的陈豫钟。陈鸿寿,皖派的邓石如,会稽的赵之谦的边款艺术,在书法和刀法笔意、运刀上达到完美统一,大大超过前辈。书、画。篆刻风靡海内外的浙江吴昌硕。福建陈子奋都常在印章边上作人物造像,呈汉画风格。由于印章体积有限,不能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兴,迫切需要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有限的空间表达无尽的意境,于是寿山石微雕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应运而生。 </P>
<P class=unnamed1>  当代福建陈忠森和一批有志于寿山石创新的艺术爱好者,在长期研究中认识到寿山石质地脂润,不碍刀,用力少而易攻,以刀代笔是最理想的材料。他们在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篆刻的同时,在寿山石上作微雕尝试,历经艰辛,终于在寿山石上刻出纤如毫发,变化微妙的历代名家墨迹。由于寿山石质较脆,刀过即被粉尘湮没刀痕,不可能看一字刻一字,故得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又依据寿山石特有的斑斓色彩和纹理,或配以相应的山水、花鸟、人物,首创了既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又别于金石书画的新艺术品。如今寿山石微雕艺术已受到东南亚及欧美艺术品收藏家的青睐。</P></TD></TR></TBODY></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TBODY>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TABLE width="75%"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unnamed1>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FONT size=5><B><FONT color=#660066>寿山石雕的艺术风格</FONT></B></FONT></DIV></TD></TR></TBODY></TABLE></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height=18><IMG height=25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image/ying.jpg" width=732></TD></TR>
<TR vAlign=center align=middle>
<TD>
<TABLE width="80%" border=0>
<TBODY>
<TR>
<TD>
<TABLE width="89%"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48%" height=340>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IMG height=300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fengge/image/zhoubin.jpg" width=194 align=middle name=Image1><BR>清代 周彬 </DIV></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FONT size=5><B><FONT color=#660066>寿山石雕的艺术风格</FONT></B></FONT></DIV>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
<DIV class=unnamed1 align=center><IMG height=300 src="http://www.jinan-fz-fj.gov.cn/shoushan/shoushanshi/fengge/image/zhoubin.jpg" width=194 align=middle name=Image1><BR>清代 周彬 </DIV></DIV>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A name=1></A><A name=cai></A>1、寿山石雕始于南朝,抑或始于汉</B></FONT></P>
<P>  寿山石作为原石(自然石),已经温润华丽无比,经过雕工的磨砺雕琢后,更成为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艺术品。按常理,本来应该是采石在前,雕石在后,但是在寿山石文化史上,它们却是颠倒过来的,即雕石在前,采石在后。理由在前面曾提到,就是从福州出土的南朝随葬小石猪,是经过雕琢的;而作为石村,却是拣拾于裸露地表的寿山老岭石,而不是开采而来的寿山诸种石。因此,学者专家们遂形成一种比较统一的看法,即寿山石雕起源于1500年前的南朝,而开采史却比它晚了500年,始于宋,有颇多的文献可以证明。<BR>  不过,寿山石雕始于南朝一说,近年来也出了麻烦。因为从福州古墓中也曾出土了一件翁仲俑,石材也是老岭石,但形制却与汉代玉雕的翁仲风格一致。一些考古专家推测为汉代物,但发掘时未见其他证明材料(如纪年墓砖等)。因此,这个推断未为学术界所一致接受,尚有待进一步考证。如果得到证实,则寿山石雕史就要提前二三百年。<BR>  寿山石雕即使始于南朝,也是极有意义的。这是因为闽中地方原为土著古越人的住地。到了南朝,由于中原汉人和中原文化的陆续南下,经过长期血缘和文化的交融,单纯血统和文缘的古越人,已为中原人和古越相混的“闽人”所代替。随着出土的寿山石猪,正是此“闽文化”最早的一种形态的遗迹。它形态古朴,线条简略,雕工粗陋,但形象逼真。其中既有古越民族艺人的遗存,又有中原文化的浸润。有人说:从出土的寿山石猪作品上,可以寻觅陕西汉墓石雕的痕迹,这话确有见地。</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A name=2></A>2、唐、五代的寿山石雕</B></FONT></P>
<P>  到了唐朝、五代,中国的佛教在南方勃兴。寿山地区寺院林产,有九峰院,芙蓉院、林阳寺等,住院僧侣数千。这些出家人,就地取材,广集寿山石,磨砺雕琢成佛珠、法器、小摆件等,除了供自用外,多作为礼品,馈赠给檀越和游客。从此,寿山石雕开始流向四方,传名于世。后来,这些寺庙大多毁圯,院陀内容和僧侣之作,是此时寿山石雕的主要特征。而僧人则是寿山石从闽中对外传播的最初使者。可惜至今未曾见到唐时的遗物。</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B><FONT size=3><A name=3></A>3、宋代的寿山石雕</FONT></B></P>
<P>  宋时,我国北方有更多人南下,繁荣的经济、文化也随之南移,福州成了东南沿海的一大都会。随着“百货随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市场发达,也促进了寿山石的开采和雕制。近数十年来,福州地区宋墓大量出土寿山石俑,就是证明。如1959年,单从西郊淮安观音亭一座宋墓中,就出土了40多件寿山石俑。1966年又从东郊金鸡山一座宋墓中出土了寿山石俑100多件。这些出土的石俑,形制相似,规格统一,可以看出是从雕刻作坊一制作出来的。如文臣俑,多是立像,或着长袍,束高髻;或戴纱冠,拥朝笏。武将俑,则戴盔披甲,握刀执剑,极显威武。民俑则分男女老少,女俑又分“环肥燕瘦”,或舞蹈,或劳作,姿态姣美。尚有神禽、动物等雕刻,写实与想像之作兼有,风格严谨,生动活泼,雕技也比前代提高。联系到《观石录》等关于“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的著述,可以认定宋朝时福州已有官设的寿山石雕作坊,并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石雕匠人服务于官府,也服务于社会。作品除了石俑之外,尚有各种器皿、会器和小摆件。雕刻的技艺开始走向成熟,比起前朝的石雕丰姿绰约的多了。因此,有部分珍品被选作贡品,进献京华。<BR>  应该特别指出的有两点:第一,在众多的宋代寿山石俑中,常见一种蛇身人首俑,而且有的竟是高11厘米、宽3.1厘米的“大俑”。从中可见福建古代以蛇为图腾的习俗,到了宋时,仍很盛行。“闽”乃福建的简称,闽字就是门中一条虫,其形象如一条盘踞在地上的眼镜蛇。寿山石雕人面蛇身俑的出土,又证实了寿山石雕的闽文化的地方特色。第二,1973年6月在黑龙江绥滨县中兴地区,从金代中晚期(1115——1234)墓葬中出土一件土褐色寿山石雕“飞天”,其脸型、服饰与宋壁画相似。它让人猜测,南国的寿山石雕,是否随着宋、金之间的战事和经济、文化的交往,而辗转流传到了北地他乡,若是如此,则寿山石雕又将添加一则趣话。</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A name=4></A>4、元、明的寿山石雕</B></FONT></P>
<P>  元、明之交,著名画家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作为印章材料,改变了我国历来以铜玉为印材的传统。因为寿山石“洁净如玉,柔而易攻”,遂成为最佳的印材之一。独特的石钮装饰雕刻艺术,也随着石章的出现而面世。而且由于文人的喜爱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印信的要求,石章在民间广泛发展,石章雕刻艺术日臻精进,闻名于世的篆刻家和印章雕刻家亦应运而生。<BR>  关于元时的寿山石雕情况,今日已不可考。唯明时尚有不多的实物、资料可见。清同治年间修葺闽南“林李少宗祠”时,出土了明李卓吾先生的两枚遗印,一镌白文“李贽”(现藏泉州市文管会)。石为灰白色的寿山柳坪石,印宽3.4厘米,高7.3厘米.于平台上刻单狮钮,侧首蹲坐,神态淳朴,从中可以窥见明工制钮风格.福州民间收藏有一枚明刻“天官赐福”印章,造型简陋,形体粗犷,刀法直线刻划,人物脸部手脚只略加表现。印章边上浅雕山水、花鸟,如民间剪纸画,既不婉转,又无韵味。至于圆雕情况,1973年1月上海《东方杂志》第二十七卷第三号卷首插图,曾载一件题为《曙光》(原名《如日之升》)的寿山石雕,评介文字写道:“刀法高古,皴法雅洁,布置深邃,石质温润,颇有宋元画意。”并判定此雕为明以前的作品,圆雕作品也有如此特点。1984年台湾出版一册《中国文物·雕刻》,其中亦推出一件寿山石雕《三山紫微堂》,注明为明时作品,高5厘米,宽8.5厘米,在自然形的石材上用高浮雕法刻群鹅、山水,技法初见精熟。福州博物馆收藏一方半山芙蓉印章《梅》,系明末的薄意刻品。腊梅从上到下,利用红黄色作巧色安排,运用浅浮雕刀法,上部梅枝刻得尚通透,但不够精细。此是早期的薄意雕刻的典型作品,显得精糙。究其原因,因为元明石章的兴趣,是以篆刻作为主要的施艺点,印钮和印章四周的雕刻是次要的,仅作一点装饰的作用,尚未作为一种独立的雕刻艺术加以表现。</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A name=5></A>5、清代的寿山石雕</B></FONT></P>
<P align=left>  到了清代,寿山石雕已经走过了萌发、成长、开花、初熟的千年历程,进入了昌盛期。不但雕艺更加成熟,并且涌现了冠盖众石的崭新的石种——田黄石。此乃清时寿山石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时的雕师因材施艺的水平普遍比前代提高了,能按寿山石材的形态、色质的不同,分别雕制印章、人物、动物、文具、器皿。印钮的制作也更加生动和多样化了。据清毛奇龄在《后观石录》所云,在他收藏的49枚寿山石印章中,单是兽钮就有螭虎、辟邪、狻猊、青羯、天马、獬貂、貔、貘等20余种钮式。如果以立、卧、蹲、倒等姿态细分则更多。此外还有山水、山鸟、人物、博古等其他钮式。<BR>  此时的雕刻技法,又日臻精进,且有突破。除了圆雕、高浮雕、薄意等常见外,尚出现了阴刻和链条雕刻。1997年夏,被彩印成国家邮票发行的乾隆帝印玺《三链章》,就是此时的链条雕刻的杰作。<BR>  作为清代寿山石文化昌盛的标志,突出地表现在石雕艺坛上出现了技艺超前的一代宗师。关于这一点,首先要说到的是杨璇与周彬。杨璇又名杨玉璇,清康熙年间漳浦人,客居福州,精于寿山石人物、兽钮的雕刻。他首创了“审曲面势”的雕刻法,根据寿山石的丰富色彩依色巧雕,即所谓的“取巧”,使人物、动物、花鸟等的造型,达到形、神、情、趣兼具。他构思精妙,刀法古朴,是公认的寿山石雕的鼻祖。《达摩过江》是其代表作。像高约10厘米,达摩的左手提着衣褶,右手托着草鞋,头部微侧向前,显其过江之势,动感自然舒展。佛像面额饱满微笑,两眼圆睁,鼻宽且平,两唇略张,给人以全神贯注之感。衣纹雕刻得既贴切妥当,又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架裟上并有宝石镶嵌,可谓匠心独运。<BR>  与杨玉璇同时代的另一位石雕大师是周彬。周彬又名周尚均。他喜用夸张的手法刻兽钮,使其形态与众不同;印旁的博古纹多取青铜器纹样,并在纹中隐刻双钩篆字“尚均”,其精细的雕风令人叹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寿山石珍藏品,多为杨、周两人的作品。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多作为当时的福建地方贡品送京。<BR>  清代寿山石文化鼎盛的第三个标志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两部寿山石专著出现在这个时期。清康熙六年(1667)年福建侯官县著名学人高兆(字云客)自江左回乡,受友人“怀瑾握瑜(指把玩寿山石),穷日达旦,讲论辨识”的影响,也被卷入了“寿山石热”中来。他分别从十余位友人处借览了140余枚寿山印石,进行研究分析,时经一载,于次年写就了世上第一部寿山石文化专著《观石录》,既记录了当时寿山农家“日数十夫,穴山穿洞,摧岸为谷”的采石场面和“逵路之间,列肆置侩”的售石活动,又介绍辨识各类寿山石的形性和色质,指出与石接触,“心目既荡,嗜好为移”,令人陶醉于美石之中。他还介绍了清初石雕的部分技法,为寿山石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时间过了20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著名文人浙江萧山毛奇龄客居福州开元寺,也被卷入了当时榕城的寿山石热潮,成为寿山石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他以出身翰林的赏美眼光和非凡的文笔,对收藏的49枚寿山石进行究识,写就了继《观石录》后的第二部寿山石文化专著,称为《后观石录》。专著除了对寿山石的色彩、质地、雕艺等方面进行比前书更深入细致生动传神的研讨描述外,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寿山石分类法,为后人确立了品石的标准。“三坑”分类法虽不尽完善,但至今影响不衰。前后观石录的问世,又推波助澜地掀起了数百年来世人争玩寿山石之风,并将此“闽中瑰宝”从“天生尢物”推到了尘世上的帝王石和娘娘石的宝座。<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5-25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align=center><FONT size=3><B><A name=5></A>5、清代的寿山石雕</B></FONT></P>
<P align=left>  到了清代,寿山石雕已经走过了萌发、成长、开花、初熟的千年历程,进入了昌盛期。不但雕艺更加成熟,并且涌现了冠盖众石的崭新的石种——田黄石。此乃清时寿山石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时的雕师因材施艺的水平普遍比前代提高了,能按寿山石材的形态、色质的不同,分别雕制印章、人物、动物、文具、器皿。印钮的制作也更加生动和多样化了。据清毛奇龄在《后观石录》所云,在他收藏的49枚寿山石印章中,单是兽钮就有螭虎、辟邪、狻猊、青羯、天马、獬貂、貔、貘等20余种钮式。如果以立、卧、蹲、倒等姿态细分则更多。此外还有山水、山鸟、人物、博古等其他钮式。<BR>  此时的雕刻技法,又日臻精进,且有突破。除了圆雕、高浮雕、薄意等常见外,尚出现了阴刻和链条雕刻。1997年夏,被彩印成国家邮票发行的乾隆帝印玺《三链章》,就是此时的链条雕刻的杰作。<BR>  作为清代寿山石文化昌盛的标志,突出地表现在石雕艺坛上出现了技艺超前的一代宗师。关于这一点,首先要说到的是杨璇与周彬。杨璇又名杨玉璇,清康熙年间漳浦人,客居福州,精于寿山石人物、兽钮的雕刻。他首创了“审曲面势”的雕刻法,根据寿山石的丰富色彩依色巧雕,即所谓的“取巧”,使人物、动物、花鸟等的造型,达到形、神、情、趣兼具。他构思精妙,刀法古朴,是公认的寿山石雕的鼻祖。《达摩过江》是其代表作。像高约10厘米,达摩的左手提着衣褶,右手托着草鞋,头部微侧向前,显其过江之势,动感自然舒展。佛像面额饱满微笑,两眼圆睁,鼻宽且平,两唇略张,给人以全神贯注之感。衣纹雕刻得既贴切妥当,又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架裟上并有宝石镶嵌,可谓匠心独运。<BR>  与杨玉璇同时代的另一位石雕大师是周彬。周彬又名周尚均。他喜用夸张的手法刻兽钮,使其形态与众不同;印旁的博古纹多取青铜器纹样,并在纹中隐刻双钩篆字“尚均”,其精细的雕风令人叹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寿山石珍藏品,多为杨、周两人的作品。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多作为当时的福建地方贡品送京。<BR>  清代寿山石文化鼎盛的第三个标志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两部寿山石专著出现在这个时期。清康熙六年(1667)年福建侯官县著名学人高兆(字云客)自江左回乡,受友人“怀瑾握瑜(指把玩寿山石),穷日达旦,讲论辨识”的影响,也被卷入了“寿山石热”中来。他分别从十余位友人处借览了140余枚寿山印石,进行研究分析,时经一载,于次年写就了世上第一部寿山石文化专著《观石录》,既记录了当时寿山农家“日数十夫,穴山穿洞,摧岸为谷”的采石场面和“逵路之间,列肆置侩”的售石活动,又介绍辨识各类寿山石的形性和色质,指出与石接触,“心目既荡,嗜好为移”,令人陶醉于美石之中。他还介绍了清初石雕的部分技法,为寿山石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时间过了20年,康熙二十六年(1687),著名文人浙江萧山毛奇龄客居福州开元寺,也被卷入了当时榕城的寿山石热潮,成为寿山石的收藏家和鉴赏家。他以出身翰林的赏美眼光和非凡的文笔,对收藏的49枚寿山石进行究识,写就了继《观石录》后的第二部寿山石文化专著,称为《后观石录》。专著除了对寿山石的色彩、质地、雕艺等方面进行比前书更深入细致生动传神的研讨描述外,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寿山石分类法,为后人确立了品石的标准。“三坑”分类法虽不尽完善,但至今影响不衰。前后观石录的问世,又推波助澜地掀起了数百年来世人争玩寿山石之风,并将此“闽中瑰宝”从“天生尢物”推到了尘世上的帝王石和娘娘石的宝座。</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GMT+8, 2025-1-7 13: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