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湾湾鸟 于 2008-9-26 20:40 发表
哈哈 先有人还是先有物呀,没有人的时候风景就已经存在了。
美 是以人的学识 修养 素质不同而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不可强求统一。
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五灯会元"卷17)
三十年前是常人之见,自我站在事物之外,从外部看事物,从而把外物执著为有,使之客观化并与自我相对立.
后来从超越"主客两分"作为切入口,自我也就消失,客体化的世界也随之消失,主客之间的外在对立消解了.这是一种否定性的认识,是无我的境界.
但是这种无我本身并非实体,而是空或无,即不能客体化成为认识对象的真我.
对于真我来说,万物皆如其本然,既各有个性,又相互圆融无碍,所以最后又"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了.
苏轼有首诗,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万物依旧,风景依旧,但能从中看到什么,领悟到什么,则是各自的造化了.
谢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