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林泉高致
收起左侧

我心目中最美的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1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台的理论家。
发表于 2008-10-1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皇上 于 2008-10-11 16:12 发表
平台的理论家。



兄似乎只说了前半句,后半句呢?

兄的性格直爽,不吐不快,请指教一二吧~
发表于 2008-10-12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古玩(含印石)不外乎文化修养,人生阅历,(该文玩)专业知识,财富,机遇五合一。
而这其中,文化修养最重要。因为古玩的基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看兽钮,薄意,博古技法,印章,摆件,手件形态,都要看作者依靠本身修养表达了什么诉求。
绝大多数石友购石,自觉或不自觉是为印石文化所吸引。他们要玩的是文化--通过美石表达思想的文化。

绝大多数石商现在卖的是石头。因为本身修养等等原因,他们卖不了文化或只能卖一部分象征文化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有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老祖宗用它们表达的是什么。
桔子这贴结合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对石友而言,值得借鉴。对石商而言,值得警醒。
象桔子思想水平的石友还有好多,不少是印石队伍主力。说服他们接受高价?那么,文化的增值在哪里?
工艺品与艺术品差别就是思想,而这思想来源于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本不想网上说这些,容易被石商老乡数落“多读几年书,就有文化啦?!”
但确实也为印石这行当担忧,因为只有两个原因:
1,我爱寿山石,她在我走南闯北中,寄托了我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2,我是地道的福州人,祖辈都是。印石有那么多的就业大军,也是福州的一张名片。谁不希望家乡经济更好?!

严复,林语堂,林觉民,林则徐,冰心,徽因等等,三坊七巷从某种程度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摇篮之一,同时捎带产生了以他们为核心的印石文化。前人的高度我们达不到,但不等于不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记住。你我都是三坊七巷的后人,我们要继承的是那一份文化。同时捎带就会产生了印石商业。这样的商业可能会少点以资本为核心的“次贷危机”式的崩盘。

以上与诸位共勉,我打字慢,以后就不打这么多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0-12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玩古玩(含印石)不外乎文化修养,人生阅历,(该文玩)专业知识,财富,机遇五合一。
而这其中,文化修养最重要。因为古玩的基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看兽钮,薄意,博古技法,印章,摆件,手件形态,都要看作者依靠本身修养表达了什么诉求。
绝大多数石友购石,自觉或不自觉是为印石文化所吸引。他们要玩的是文化--通过美石表达思想的文化。

绝大多数石商现在卖的是石头。因为本身修养等等原因,他们卖不了文化或只能卖一部分象征文化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有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老祖宗用它们表达的是什么。
桔子这贴结合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对石友而言,值得借鉴。对石商而言,值得警醒。
象桔子思想水平的石友还有好多,不少是印石队伍主力。说服他们接受高价?那么,文化的增值在哪里?
工艺品与艺术品差别就是思想,而这思想来源于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本不想网上说这些,容易被石商老乡数落“多读几年书,就有文化啦?!”
但确实也为印石这行当担忧,因为只有两个原因:
1,我爱寿山石,她在我走南闯北中,寄托了我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2,我是地道的福州人,祖辈都是。印石有那么多的就业大军,也是福州的一张名片。谁不希望家乡经济更好?!

严复,林语堂,林觉民,林则徐,冰心,徽因等等,三坊七巷从某种程度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摇篮之一,同时捎带产生了以他们为核心的印石文化。前人的高度我们达不到,但不等于不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记住。你我都是三坊七巷的后人,我们要继承的是那一份文化。同时捎带就会产生了印石商业。这样的商业可能会少点以资本为核心的“次贷危机”式的崩盘。

以上与诸位共勉,我打字慢,以后就不打这么多了。
发表于 2008-10-12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皇上 于 2008-10-12 02:39 发表
玩古玩(含印石)不外乎文化修养,人生阅历,(该文玩)专业知识,财富,机遇五合一。
而这其中,文化修养最重要。因为古玩的基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所以看兽钮,薄意,博古技法,印章,摆件,手件形态,都要看作者依靠本身修养表达了什么诉求。
绝大多数石友购石,自觉或不自觉是为印石文化所吸引。他们要玩的是文化--通过美石表达思想的文化。

绝大多数石商现在卖的是石头。因为本身修养等等原因,他们卖不了文化或只能卖一部分象征文化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有时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老祖宗用它们表达的是什么。
桔子这贴结合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对石友而言,值得借鉴。对石商而言,值得警醒。
象桔子思想水平的石友还有好多,不少是印石队伍主力。说服他们接受高价?那么,文化的增值在哪里?
工艺品与艺术品差别就是思想,而这思想来源于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本不想网上说这些,容易被石商老乡数落“多读几年书,就有文化啦?!”
但确实也为印石这行当担忧,因为只有两个原因:
1,我爱寿山石,她在我走南闯北中,寄托了我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
2,我是地道的福州人,祖辈都是。印石有那么多的就业大军,也是福州的一张名片。谁不希望家乡经济更好?!

严复,林语堂,林觉民,林则徐,冰心,徽因等等,三坊七巷从某种程度是中国近现代思想的摇篮之一,同时捎带产生了以他们为核心的印石文化。前人的高度我们达不到,但不等于不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记住。你我都是三坊七巷的后人,我们要继承的是那一份文化。同时捎带就会产生了印石商业。这样的商业可能会少点以资本为核心的“次贷危机”式的崩盘。 ...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3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艺品与艺术品差别就是思想,而这思想来源于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很赞同石榕兄的见解.
思想要有自己的独立性,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盲目跟风,要靠自己切身体贴出来.那些是外在的、表面的,那些是有内蕴的、本质的,舍弃什么,坚守什么,自然就有品位、境界出来.
发表于 2008-10-1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0-16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泉高致(桔子) 于 2008-10-13 11:32 发表
"工艺品与艺术品差别就是思想,而这思想来源于文化修养与人生阅历."
很赞同石榕兄的见解.
思想要有自己的独立性,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盲目跟风,要靠自己切身体贴出来.那些是外在的、表面的,那些是有内蕴的、本质的,舍 ...



想听林泉兄继续论石!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6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皇上 于 2008-10-7 11:06 发表
有一定重量的正田印章,我都横欣赏,这枚就是个例子,看看那悠远的质地与雄浑的汉兽!

前人用田黄切章,也许是自然而发的对完美的理解和追求.在今人看来,无疑是一种奢侈.
现代的人们再也没有勇气为了完美而切田黄章了,只为最大限度减少损耗而随形施艺,并喜欢把一些带有石种特征的皮、膏、杂特地留下来,以便留下开门的鉴别特征,正如八、九十年代穿西装不剪袖口上的标记一样,或多或少有损于石头的完美和品相.从中折射出心态上的不自信,或是对以假乱真泛滥的一种无奈吧.
随形施艺与切章之间,何者更是爱石之心的深刻表达呢?
发表于 2008-10-16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施篆的现代印石考量四个方面。(有历史及工艺价值的印石应有另一套价值衡量体系)
1,   质地
2,色彩
3,工艺
4,器型。

以上个见,四部分展开来可以回答橘兄的问题,留着他日有机会见面聊,因打字不擅长。

[ 本帖最后由 皇上 于 2008-10-16 03:27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GMT+8, 2024-5-31 05: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