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265|回复: 124
收起左侧

心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4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来看庄子中的一则故事:
《庄子•田子方》载:“昔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砥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赢(同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清代恽寿平说:“作画须有解衣盘礴,旁若无人,然后化机在手,元气狼籍。”
这是说创作必须具备的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化境,一种类似于“心斋”•“坐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那些战战惊惊•心为形役的画史,汲汲于得失宠辱之间,终为画工,难成“真画者.”
这幅画表现的是仙人,却具有真画者的风采和神韵!
20090118_f00adcb2ab67cf0aa988gxwx4HWzJcdo[1].jpg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就个体而言。当把对艺术和审美的真境的极致追求,由于最高统治者的亲自主持并大力推崇,自上而下,演化成社会风尚,那就造就了一个伟大的艺术时代!
清三代就是一个这样的时代。史称“康雍乾盛世”的清三代,其文治武功,形成一个稳定繁荣,多民族统一的强大帝国,不必赘述。这里只就与主题关系紧密的,“康雍乾”三帝的文人修养和文人情怀略作概述。清初统治者从历史的经验中得出认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欲长治久安,必同化于汉文化。元朝的高压统治,仍挽救不了其短暂的命运。何况满族的游牧文明比中原农耕文明是更低一级的文明形态。出于帝王之术的怀柔政策,加上个性偏好,“康雍乾”三帝自小便受到严格而系统的汉文化教育和训练。康熙学习的刻苦程度,在历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甚至累到咳血仍苦读不缀。在汉文化的培植和熏陶下,他们养成了儒雅中正的文人情怀和审美情趣。而国力的富足强盛,社会的和平安宁,天朝一统的局面,他们踌躇满志,充满自信。他们具有了兼收并蓄,博大开阔,无所不用其极,追求完美极致的心境!

[ 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09-2-14 13:22 编辑 ]
DSC02471.JPG
DSC0247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在天地的动静,四时的节律,昼夜的往复,生长老死的绵延中得到"观吾生,观其生"的风度和境界.而且,“康雍乾”有条件有能力把这种宇宙情调、生命情怀具体贯注到日常生活各个层面中去,贯注到形而下的器(将周围的生活用具转化为文玩雅器),并寄寓着个人人格的精神追求。这是一个需要这样的审美心境,而恰好又产生了这样的审美心境的时代。这就为寿山石雕从自在,自为,发展到自在自为提供了契机。

[ 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09-2-14 13:29 编辑 ]
DSC02472.JPG
DSC02474.JPG
DSC024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简略回顾一下寿山石雕的历史: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发端,都有一个自在的阶段,甚至是颇具传奇色彩的偶然缘起。
尽管1500年前,福州先民取材寿山石进行雕刻时,对自己的行为并无清醒的自我意识,对其价值和意义尚未反思和自省,客观上却开创了历史,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到了元明时期,随着文人将之作为印材首选,并灌注文人情趣于其中,寿山石的本真之美才呈现出来,进入到自为阶段。而清早中期,由于具有文人情怀的帝王的推崇,寿山石文化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达到空前自觉的状态,不计工本的极致追求将自由空间发挥得淋漓尽致,无以复加。已形成社会风尚的唯美心境,让艺人(从御工向民间流传,发散)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沉浸在艺与美的灵境中。此时之美(材质,器型,工艺)炫丽至极,奢华至极,令人眩目,成为至今尚无法逾越的巅峰!那是一个无比辉煌的时代,寿山石之美也成为那个时代精神的一个象征!
如果把寿山石雕刻的历史分成自在,自为,自在自为三个阶段,粗略作个对应,南朝时的发端期便是自在的阶段,宋元明是自为的阶段,清三代是自在自为的阶段。
如果把封建社会时期当作一个更大的发展圆圈上的一个环节,则构成后来历史时期的自在阶段。区分的标志是寿山石雕刻艺术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觉悟的程度。

[ 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09-2-14 13:46 编辑 ]
20070322_3090a69b8e1cb2fa0411NFciLTnWhUG7[1].jpg
20070322_11545f5f8944d512e1ecI8313r2MDmvy[1].jpg
发表于 2009-2-14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泉高致 于 2009-2-14 13:24 发表
这是说创作必须具备的不受外界干扰的自由化境,一种类似于“心斋”•“坐忘”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那些战战惊惊•心为形役的画史,汲汲于得失宠辱之间,终为画工,难成“真画者.”

大妙!

这就很需要调节身心,修养气节!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发表于 2009-2-14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好贴!

受用不尽,努力学习中。

画须文人画,书必文人书!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风版鼓励!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翻开历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任何一个伟大时代的出现都是总结性的,具有集大成的特征。仿佛之前的时代都是过渡性的,都在为它的生成作准备。寿山石雕在清三代的辉煌,正是各种因素因缘和合,风云际会的产物。

[ 本帖最后由 林泉高致 于 2009-2-14 16:14 编辑 ]
发表于 2009-2-14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好帖
 楼主| 发表于 2009-2-14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华艺堂 于 2009-2-14 16:35 发表
的确是好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

GMT+8, 2024-12-22 0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