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器小巧精致,通体施幽雅滋润的梅子青釉。炉体中部鼓腹,上下施两排鼓钉,上冲天双戟耳,下三兽头足,盖纽以露胎手法塑一寿老纽,露胎部红润仿如人面。
龙泉窑为宋代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内。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达到鼎盛阶段,期间成功烧制出粉青釉和梅子青釉,使青瓷釉色之美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龙泉窑青瓷胎质细密洁白,釉汁透明,釉色淡青中微带灰色。其装饰技法,在宋代普通使用刻花,并辅之以篦点纹或篦划纹。南宋时还出现堆塑和贴花,元代又出现褐釉点彩。纹饰题材内容丰富,飞凤、云鹤、仙人、各类花卉,不胜举枚。
龙泉窑的瓷塑,从南宋起就有作品出现。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物大都为佛教和道教的人物,从龙泉大窑地区出土的南宋八仙人物塑像,胎壁细薄,釉色纯正,人物的露胎部分,由于火候掌握的准确,因此非常接近皮肤的自然色,这一时期人物塑像的特点是作品轻巧,十分传神,是龙泉窑瓷塑艺术的高峰。
元代人物塑像以观音像多见,道教人物少见。人物的容貌端庄,形体丰腴,服饰装扮上璎珞相串,器体胎壁稍厚,露胎的部分呈色变深。目前所知,元代龙泉窑瓷塑为公私收藏者寥寥可数,仅知1966年北京昌平县曾出土龙泉窑青釉释迦牟尼佛坐像和骑吼观音像各一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