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微子没有风骨<BR> 微子,是商纣王的庶兄,宋国的开国之君。《史记》中说,徵子、箕子、比干,是殷商的“三仁”。但我觉得与箕子、比干相比较,微子可以说是没有太多骨气,不值得称道(当然,从获得富贵这个角度来说,微子是得到了)。<BR> 其一,《史记》中说,当纣王无道,微子见纣王不听劝,想去自杀,却舍不得性命(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于是,就不管国家死活,选择离开。这种做法,与当年大汉奸汪精卫所谓的“合则留,不合则去”的处事之道完全相同。先看比干,为劝纣王,以死相争,被纣王所杀,这是愚忠,但也可称为仁义。再看箕子,虽然箕子很早就见微知著,从纣王使用象牙做的筷子就看出问题,但旁人劝他离开,他说:“当人臣子,君王不听劝谏就离开,就是彰显君王的罪恶,我不能干。”于是,他不以死相争,但也不象微子那样跑掉,这是自保之道,也不失仁义。<BR> 其二,武王灭纣后,微子“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膝行而前以告”,主动去找武王,摇尾乞怜,终于得到好处,“复其位如故”。然后,可能和周公关系也处得不错,在周公灭武庚后,得以封宋立国。这与汪精卫后来向日本人投降,建立了汪伪政权,也似乎有那么点相象。且看箕子,不见武王,而是武王前去“访问箕子”。见到武王后,也是不卑不亢,在武王面前洋洋洒洒地发表了一通关于天地常伦的高论。武王敬佩他,封箕子于朝鲜(据说,箕子可能就是现在朝鲜人的祖先,就象秦始皇派出的徐福带领的童男童女可能就是日本人的祖先一样,只是人家都不愿承认),并且不把箕子当臣子来看待。<BR> 所以,从微子这些作为来看,的确不能称为“仁”。 |